月薪5成繳房貸...有意外一定斷炊!專家「自備款應多存1成」:銀行利率藏1陷阱

最近和好友阿偉吃飯,他愁眉苦臉地跟我說:「我和老婆年收160萬,想買間1400萬的房子,但算下來每個月要還5萬多房貸,等於我一個人的薪水全沒了,這樣真的可以嗎?」這讓我想起銀行常掛在嘴邊的「房貸不要超過月收入一半」的建議。但現實生活中,這個數字背後藏著更多需要考量的細節......
銀行說可以,但你真的可以嗎?
阿偉的情況是這樣的:夫妻倆月收入約13萬,貸款1400萬、30年期、利率2.3%,每月要還5.3萬左右。
表面上看,這個數字還在銀行規定的60%以內,但實際上,銀行沒告訴你的是:這5.3萬只是「最低還款」。
如果利率升1碼(0.25%),每個月就要多還近2000元。要是遇到像去年美國暴力升息的狀況,壓力會瞬間暴增。
生活開銷比你想的更多
光是房貸5萬+管理費水電5000+伙食費1.5萬+交通保險1.5萬,每月固定支出就破8萬了。這還沒算未來可能的小孩教育費、孝親費等「隱形成本」。
一人生病全家斷炊:如果夫妻收入相當,等於一人工作完全是在付房貸。萬一有人失業或生病,馬上就會陷入經濟危機。
買房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如果利率漲到3%,你還能負擔嗎?試算:1400萬貸款會從月付5.3萬→6.1萬。
你有存夠「6個月緊急預備金」嗎?至少要準備30-40萬現金應急。
你的工作夠穩定嗎?科技業可能面臨裁員、傳統產業可能遇景氣循環。
聰明減壓的三個實際做法
1、把貸款拉到40年
雖然利息總額變多,但月付可以從5.3萬→4.3萬,馬上減輕1萬壓力。等以後薪水漲了,再提前還款就好。
2、多存1成自備款
如果能多拿140萬出來,貸款額降到1260萬,月付就剩4.8萬,30年下來利息少繳近百萬。
3、考慮「前五年只還息」方案
雖然後期壓力大,但適合「確定未來會加薪」的年輕家庭,先求站穩腳步再說。
最重要的買房心法
去年我買房時,一位前輩告訴我:「買你『需要』的房子,而不是你『想要』的房子。」
與其硬擠買超出能力的物件,不如:
先買小一點,以後再換選地段稍遠但交通便利的
等存夠更多自備款再出手
畢竟,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讓自己天天提心吊膽的。真正的「安居」,是要能同時兼顧生活品質和財務健康啊!
◎本文內容已獲賣厝阿明 知識+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房地產、ETF投資哪個好?專家「理財和資產不同」:創造現金流才是真財富
▪月薪3萬、自備款3百萬...貸款借不到!行家「預算不用買滿」:3策略須調整
▪居住正義是空談?社宅少又難抽...專家:土地成本太高、地方執行資源不一
▪房市會受股市多空激戰影響?張旭嵐「賣屋遠水救不了近火」:預售屋才有差
▪不是台北!老屋市場最活躍城市是這都、7成買老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