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台北!老屋市場最活躍城市是這都、7成買老屋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第4季全國平均買賣屋齡來到29.7年,創17年來歷史最高齡。觀察六都,除了桃園市,其餘五都平均買賣屋齡都來到史上最高齡,其中台北市平均買賣屋齡最老,達35.6年,相比去年同季又多了2.9年。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購屋族房子越買越老,房價高漲應是最大主因,加上限貸政策緊縮,民眾房貸負擔門檻增高,都促使購屋族以犧牲屋齡來換取房價。
以台北市來說,因精華市區開發飽和、土地及新案供給有限,市場供給以老屋為多,加上北市新屋平均單價破百萬元,與老宅價差達30萬元,對購屋族來說,老宅門檻更好入手。
另一方面,受地區都更、危老推動紅利誘因,購買老屋價值性增強,也是推促交易屋齡逐漸走高的因素之一。尤其位居精華區的老屋,機能強,具地段優勢與市場競爭力,銀行估值也不低,因此老屋需求高、去化也快。
觀察六都,老屋市場交易最活絡的前三名,別為台中市、台北市及台南市,30年以上老屋交易佔比均超過6成。
其中,台中市為六都中唯一買賣屋齡比平均住宅屋齡還老的縣市,住宅平均屋齡僅29.7年,但平均買賣屋齡卻達33.9年,偏好購買30年以上老屋交易比例更高達7成,超越老宅最多的台北市,為六都老屋市場最活躍的城市。
桃園市平均住宅屋齡27.7年、平均買賣屋齡僅21.7年,摘下六都屋齡最年輕雙冠王,新屋交易比例達25.9%,亦為六都之冠。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台中市新案供給主要集中在如七期、十四期、單元十二等重劃區,價格水位高,以七期新屋最高單價已站上9字頭。
觀察市區成熟區段,如發展較早的北區、中區、西區等,擁有便利的交通、商業機能與學區優勢,可獲得較成熟的生活機能與房價考量下,讓購屋族更傾向市區中古宅;加上台中近年危老重建熱絡,累計已核准超過800案,僅次於台北市高居全台第二,鬧區老屋的整合力道強,也激勵中高屋齡物件的交易量,進而推升全市的買賣平均屋齡。
李家妮指出,桃園市近年新案供給熱絡,新屋均價3字頭可入手,相比雙北市來的親民,且與30年老宅單坪價差不到10萬元,選舊不如選新,磁吸不少脫北首購族移居。
根據統計,六都青年屋主比例也由桃園市摘冠,年輕人偏好新屋,更加顯現桃園新屋市場的需求度,不過桃園整體輕屋齡物件買氣雖旺,隨房價加壓力道增,購屋族平均買賣屋齡,亦有走向老化的趨勢。

▪北市30年老屋躍交易主流 屋齡不到十年住宅交易降至17%
▪少子化怪房價太高?專家:其實兩個是不該被綁在一起的選擇
▪葉芷娟半年內看53間房!親揭首購經驗:買房非衝動是計畫與溝通的結晶
▪買房買車哪個優先?全網一面倒狂勸「負資產別碰」:先買少賺很多
▪南部房市不妙?甲山林董座「3個字」回應 現場全明白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