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別買預售屋!專家示警「接刀風險高」:營建成本激增、小心爛尾樓

最近台灣年輕人搶買預售屋的熱潮持續延燒,但隨著「全球關稅大戰」開打和「央行信用緊縮」政策發酵,這場購屋美夢正在悄悄變調。許多年輕人抱著「低自備款、高增值」的期待進場,卻沒發現市場環境已經丕變,一不小心就可能從「投資」變成「負債」...
為什麼年輕人喜歡買預售屋?
「分期付款太吸引人了!」28歲的阿傑說。他去年在桃園A7買了預售屋,頭期款只要10%,剩下的錢可以慢慢付,感覺壓力小很多。像他這樣的年輕人不少,大家都覺得:「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加上建商狂打廣告,說什麼「捷運即將通車」、「科技園區進駐」,讓人覺得現在進場,等交屋時房價早就漲一波了。
但2025年的新風險來了!關稅大戰+信用緊縮雙重打擊
1. 關稅大戰推升營建成本,爛尾樓風險增加
美國和中國的新一輪關稅戰開打,鋼筋、水泥等建材進口價格大漲,中小型建商成本暴增。
最近已經傳出幾個案子因為「造價超出預算」,建商要求購屋者「補差價」否則延後交屋,甚至有的直接擺爛不蓋了。
過去大家怕的是「小建商倒閉」,現在連中型建商都可能撐不住。
2. 央行信用緊縮,貸款變難、利率更高
為了抑制通膨,央行持續升息,並緊縮房貸成數。
去年買預售屋的人,可能當初銀行說可以貸8成,但等到今年要交屋時,銀行評估後只肯給7成,剩下的1成要自己掏錢補,很多人根本沒準備這筆錢,最後只能咬牙賤賣或違約。
更慘的是,利率從2%跳到3%,每月房貸多繳好幾千,對薪水沒漲的年輕人來說,壓力直接爆表。
3. 投資客撤退,新重劃區恐變「鬼城」
以前預售屋搶手,是因為投資客炒作,但現在信用緊縮+市場信心下滑,投資客開始拋售。桃園青埔、台中烏日等推案量大的區域,已經出現「平轉沒人接」的狀況。
未來可能一堆房子蓋好卻沒人住,租金跌、房價也漲不動,想脫手都難。
現在想買預售屋,該怎麼自保?
「寧願買貴,也要買穩」-與其賭小建商的便宜案,不如選上市建商的案子,至少比較不會爛尾。國泰、潤泰、華固等老牌建商雖然單價高,但風險相對低。
「算清楚最壞狀況」-別只算「現在每月付多少」,要試算如果利率升到4%、貸款成數被砍,你扛不扛得住?最好預留1~2年的備用金,避免交屋時資金卡死。
「避開供過於求的重劃區」-像淡海、青埔這種推案量大的地方,未來可能一堆空屋沒人住。寧願買貴一點的成熟商圈,至少保值性高。
「合約要盯緊這兩條」
「履約保證方式」:首選價金信託,次之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返回之保證幾乎沒有建商會用)
「貸款不足解約權」:萬一銀行核貸成數不足,至少能無條件退訂。
現在還是進場時機嗎?
如果你是「自住」且「現金流夠穩」,那挑對建商和地段,預售屋還是一個選擇。但如果是「投資」或「財務吃緊」,建議先觀望。接下來半年,市場可能會出現更多「拋售潮」,到時候搞不好有更好的機會撿便宜。
買房是人生大事,別被FOMO(錯失恐懼症)害慘。
◎本文內容已獲賣厝阿明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有房vs.沒房10年後差在哪?房仲三點:穩贏通膨跟兩手空空
▪股票殺、房子拋…便宜終於來了!安娜:但你真的有勇氣危機入市嗎?
▪嚴查329熱銷檔期!北市9建案稽查、其中2案爆違規
▪房市冷清 新建案人氣熄火…推案數、新增戶數、周來人數齊跌
▪房價貴爆、天龍國一半人買老屋 看10年前數據嘆息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