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利第1槍真的開了?專家「急迫性增加是共識」:真有動作消費者最清楚

讓利第一槍開了嗎?近日,「濱河帝景」開出讓利第一槍的新聞受到矚目,不少朋友傳訊詢問怎麼看這件事。我們先來看一下「濱河帝景」的位置,處在板橋埔墘地區、江子翠地區的交界處。
北側的江子翠地區房價相對高,距「濱河帝景」最近的一宗新案「甘霖環翠」在2021年開賣,成交均價約50萬元。
2024年2月,最近一筆成交單價為63.74萬元。
南側埔墘地區是房價相對低的區域,2023年「金堡翠華」公開銷售時成交單價約44萬元~48萬元之間。今年2月,最新一筆成交單價為69.79萬元。
江子翠、埔墘地區交界處,是一個比較獨立的區域,這塊區域北側是萬板大橋、南側為華翠大橋、東面是環河西路,為三條高架橋切割出來的孤立區域,情況較為特殊。
「濱河帝景」表示每坪成交均價約75萬元,而其左側的預售案「右成素也」從2020年至2024年共11筆成交紀錄,每坪成交單價為57萬元、另近一年每坪成交單價約65萬元。
「濱河帝景」勝過周邊其他三個建案的優勢是有河景,因此成交單價較高合理。唯此價格是否算得上「讓利價」,就由各位評斷。
無論真相是什麼,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說:「以自住客角度來說,許多客戶變保守,房價停滯,那不就是進場買房的好時機嗎?」、「我只要願意讓利,相信大家不會那麼傻,因為比一比就知道,哪些區域是供不應求。」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說法毫無毛病。
由於房市成交平淡的緣故,雖然3月買氣回升,但4月又遇到全球大股災,房市成交情況並不樂觀,「讓利」的氛圍越來越濃,很可能逐漸成為市場的共識,但前提是要「真讓利」,否則消費者心中自有一把尺。
適時的讓利,雖然對建商來說會有點小痛,但成交量能夠拉高,對代銷業者與消費者而言都算是好事。
今年的利空頻發,不確定因素升高,經濟展望從樂觀轉為保守,使得房市轉變為買方市場,在部份供給量較大的區域,讓利的急迫性正在增加之中。
至於消費者該怎麼選?關鍵是要掌握區域行情,包括行政區、次分區與個別路段的特性與價格差異,才能真正買到甜甜價!
◎本文內容已獲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有房vs.沒房10年後差在哪?房仲三點:穩贏通膨跟兩手空空
▪股票殺、房子拋…便宜終於來了!安娜:但你真的有勇氣危機入市嗎?
▪嚴查329熱銷檔期!北市9建案稽查、其中2案爆違規
▪房市冷清 新建案人氣熄火…推案數、新增戶數、周來人數齊跌
▪房價貴爆、天龍國一半人買老屋 看10年前數據嘆息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