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炒房投資客一槍斃命? 一文看懂平均地權條例重點與影響

立法院1月10日上午由副院長蔡其昌敲槌三讀「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重罰炒房行為,最高可處5000萬元。圖為房市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游智文攝影
立法院1月10日上午由副院長蔡其昌敲槌三讀「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重罰炒房行為,最高可處5000萬元。圖為房市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游智文攝影

「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1月10日上午在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敲槌下正式三讀通過。立法院祭出5大措施遏止炒房,包括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房行為,最高可處5000萬元。究竟什麼是「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的修法內容有哪些?哪些人會被影響?聯合新聞網整理出修法始末、影響面向和各界看法,帶讀者完整搞懂。

平均地權是我國土地政策最高指導原則,「平均地權條例」是土地法的特別法,其前身為「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

根據內政部地政司資料顯示,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推動一連串土地改革如375減租、耕者有其田等。隨著經濟繁榮帶動都市土地價格上漲,政府遂於1954年制定「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規定自1956年起,在台灣各大都市實施平均地權。

不過,由於平均地權的實施範圍僅以「都市土地」為限,導致都市以外的土地漲價、全部歸私,成為牟取不法暴利之對象。因此,政府決定擴大「平均地權」實施範圍,改為不分地區全面實施,1977年更名為「平均地權條例」。

「平均地權條例」被稱為史上最重打炒房措施。為遏止預售屋炒作亂象,內政部於2021年11月底研擬啟動修法,12月9日通過修法草案。2022年4月7日,行政院會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並函請立法院審議。2022年12月21日完成初審,今年1月10日完成三讀。本次修法五大重點如下:

一、限制換約轉售: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經內政部公告的特殊情形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規者均可按戶棟處罰50萬至300萬元。

二、重罰炒作行為:明確規範若有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或是以其他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或秩序的操縱行為進行炒作,都可按交易戶(棟、筆)數處罰100萬至5,000萬元,經限期改正但未改正者,並可連續處罰。

三、建立檢舉獎金制度:民眾對於不動產銷售買賣或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行為,可檢具證據向縣市政府檢舉,如經查證屬實,將由實收罰鍰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獎金。

四、管制私法人購屋:增訂私法人購買住宅用房屋許可制規定,並限制取得後於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

五、解約申報登錄: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登錄;違規者將按戶棟處罰3萬至15萬元。

過去,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曾表示,若順利三讀,且三讀版本變化不大的情形下,希望有機會在三個月內實施,「愈快愈好」。

隨著修法三讀通過,五重拳之一的「重罰炒作行為」規定,將在蔡總統公布修正後生效施行。至於其餘四項規定包含限制換約轉售、建立檢舉獎金制度、建立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和解約申報登錄,內政部表示皆要在完成子法擬定後,再報請行政院核定施行日期。因此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上路時程。

延伸閱讀: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 哪些子法修完才上路?

買預售屋、新成屋和中古屋的人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你是要買來自住,自然沒有影響。如果你是投資客、炒房團、代銷、仲介,將會受到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檢舉獎金制度和解約申報登錄這四項政策管制,因為政府的目的是要讓預售屋短期炒作受到抑制,導向自住、長期置產。同時,也要限制預售及成屋的短期投資行為,嚴懲炒房,消弭房價上漲預期。

另外,私法人會受到管制私法人購屋這項政策管制,日後購屋必須事先申請許可,杜絕私法人炒房。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這次修法對房市衝擊相當大,幾乎斷送投資客炒房多數管道,一旦發布實施,未來想炒房難度將大幅攀升。屆時,預售屋買氣可能會在低檔盤整好一陣子,這對手中推案最多、庫存最多的建商將產生極大的衝擊,未來出現建案或餘屋出現降價出清潮機會將大幅攀升。甚至不排除重演2016年時,市場出現品牌建商帶頭降價、預售屋比新屋便宜、新屋開價比中古屋便宜的房價倒掛現象。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第一項「限制換約轉售」,子法將納入可排除在外的特殊寬容情形。民眾購屋後,若出現這四種情形將可排除在外,分別為買房簽約後受到強制執行、非自願失業等重大事故、因病需療養、重大變故無力償還。

◎鄉林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

「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年輕人最關心究竟房價會不會跟著下來。賴正鎰表示,房市已經在去(2022)年第1季開始就慢慢走下坡,且房地合一稅就有打到房,加上升息、台股跟著跳水等衝擊,已大幅衝擊房市信心,房價和買氣早就下滑了,因此他認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後,房市會呈現量縮持平,因為「該跌都跌完了」。

延伸閱讀:平均地權條例通過 賴正鎰曝今年房價仍下不來主因

◎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

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針對於平均地權修法打炒房進行模擬,認為會有四大後遺症,分別是:一、大建商穩如泰山,小建商雞飛狗跳;二、都更將再死一次;三、助漲都會低總價市場與租賃市場;四、執法單位人仰馬翻。

延伸閱讀:都更將再死一次?李同榮:修法通過將有四大後遺症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

修法通過後,預售屋市場正式進入冷靜期,整體房市將會出現四大現象:

第一、預售和成屋價差縮小:由於預售屋換約和轉手的諸多限制,降低購屋族購買意願,自住買家將會轉向成屋市場,所以預售屋降溫,對應成屋搶手,將會拉近彼此的價格差距;

第二、豪宅市場交易量縮:觀察2022年交易的27筆超豪宅中,有13筆都是以法人名義購屋,往後高資產族購屋的操作空間不再,置產態度也會略為保守,因此短期內的豪宅市場交易量,將面臨考驗;

第三、高槓桿型建商淡出:修法過後,建商的推案型態,將從預售案轉變為成屋案,由於成屋推案無法在工程期間銷售回收資金,建商的金流需求龐大,對財力有限的建商較不利,因此採高槓桿操作的中小型建商,預料將在修法後逐漸淡出新案市場;

第四、資金走向避險型產品:區位條件佳者、機能成熟的區域,以及保值性高的產品,仍是避險且穩健的置產選擇,價格也不易修正;至於商辦這類自用、收益兩用型產品具市場優勢,將可能成為修法後的法人置產重點。

延伸閱讀:平均地權條例過關 成屋搶手、豪宅量縮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

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市場預期房價可能緩跌,不過由近幾年預售房價漲幅評估,目前預售價格降幅至少要超過2~3成,才有機會回到2019年資金熱潮前的房價水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通過後,房價受衝擊而下修的幅度能否抵銷資金潮的漲幅,仍待觀察。

她分析,政府打炒房態度明確,讓投資性買盤縮手,但抗通膨置產及自用需求仍不畏風雨,且基於自用需求,購屋主力轉至生活機能較佳的地段,因此去(2022)年各建案開價仍創新。

延伸閱讀:平均地權條例通過了 專家:降幅得超過3成才回到2019年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

由於該案送進立院時間已久,許多恐慌賣盤已經於去年7月之前移轉,若想在目前市況不佳時轉單,並不容易。

她說,許多買方已經有「翹腳撿便宜」的心思,若不小賠難以出場外,不少建商綁交屋前半年才能換約的條款,這也讓想要下車的預售投資客不容易說走就走。

再以中長期來看,除之前討論的預售屋不能買賣外,最受爭議的莫過於禁止私法人購屋。除實務上執行可能會遇到一些困境,例如都更案若是實施者與出資者不同法人,抑或是不同法人合建等,若細則未臻健全,可能會需要內政部不斷解釋。

至於房價是否下跌,據她觀察,目前房市因為景氣關係已經處於下跌波段,早就是多重器官衰竭,並非因平均地權條例「一槍斃命」。

延伸閱讀: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過關一槍斃命 專家:房市早多重器官衰竭

◎六都受訪民眾

立法院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但六都不少民眾都指出,投資客炒作、原物料成本增高,房價未見明顯下跌,就算稍降一點,一般上班族、小資族仍負擔不起,且台灣常常是法律訂得嚴,卻沒強力執行。

延伸閱讀:平均地權條例重罰炒房 民眾沒感受降溫:就怕沒打到投資客 反懲罰換屋族

◎PTT網友

有一名網友好奇問「平均地權通過後,房價真的會跌嗎?」對此,多數網友認為「沒有囤房稅打房,房價就不會跌」、「最多小跌一點,之後又會開始漲價」、「沒實坪制、囤房稅的話,就是打假球、做樣子而已」。

延伸閱讀:平均地權條例通過導致「房價大跌」? 網分析:要1政策打房才夠力

另外,有人拋問「預售屋之後會不會式微」,指出預售屋3大缺點「買了不能退、不能轉賣,又要蓋4~5年有不確定的風險」,並好奇這項政策是否會影響預售屋成交。對此,網友看法不一,有人說「預售屋不會式微,是小建商準備死光」,也有人覺得「本來預售屋就是炒房制度,不炒房的話買預售屋只有缺點」、「預售屋本來就是讓建商把風險降到最低的玩法」。

延伸閱讀:男提3問題好奇「預售屋會不會式微?」 網看法不一:轉成屋買賣

區域觀測站
桃園青埔新屋房價飆上7字頭 專家:別怕,這裡還有2字頭

桃園青埔新屋房價飆上7字頭 專家:別怕,這裡還有2字頭

房產新訊
全國平均租金微降0.8% 內政部:租補未造成租金上漲

全國平均租金微降0.8% 內政部:租補未造成租金上漲

房產新訊
2024年外國人買泰國房產成交額逾500億泰銖 這1買家最多、台灣排第四

2024年外國人買泰國房產成交額逾500億泰銖 這1買家最多、台灣排第四

延伸閱讀

大型行庫房貸恢復收件 盤點案量去化 無須再排隊撥款

大型行庫房貸恢復收件 盤點案量去化 無須再排隊撥款

台中七期豪宅交易熱呼呼 去年億元級成交17筆

台中七期豪宅交易熱呼呼 去年億元級成交17筆

外人買泰國公寓 台灣排第四

外人買泰國公寓 台灣排第四

北台灣小宅單價 愈來愈高

北台灣小宅單價 愈來愈高

相關新聞

租金補貼75萬戶名額只剩23萬戶 國土署估11月預算將用光

租金補貼75萬戶名額只剩23萬戶 國土署估11月預算將用光

全國平均租金微降0.8% 內政部:租補未造成租金上漲

全國平均租金微降0.8% 內政部:租補未造成租金上漲

2024年外國人買泰國房產成交額逾500億泰銖 這1買家最多、台灣排第四

2024年外國人買泰國房產成交額逾500億泰銖 這1買家最多、台灣排第四

地面師翻版!退休女醫遭詐7300萬 抵押7棟房…專家:1動作「保房產」

地面師翻版!退休女醫遭詐7300萬 抵押7棟房…專家:1動作「保房產」

新青安衝很大!2024年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破兆 創歷史新高

新青安衝很大!2024年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破兆 創歷史新高

新北房屋稅2.0三讀通過 59.4萬戶可減稅

新北房屋稅2.0三讀通過 59.4萬戶可減稅

熱門文章

地面師翻版!退休女醫遭詐7300萬 抵押7棟房…專家:1動作「保房產」

地面師翻版!退休女醫遭詐7300萬 抵押7棟房…專家:1動作「保房產」

輝達海外總部落腳南港?商仲分析傳言地點拋另類想法

輝達海外總部落腳南港?商仲分析傳言地點拋另類想法

北市22路段連10年入榜房市熱區 這路漲最凶

北市22路段連10年入榜房市熱區 這路漲最凶

北台灣小宅風繼續吹 去年11坪套房一坪竟賣出171.8萬

北台灣小宅風繼續吹 去年11坪套房一坪竟賣出171.8萬

可買新北了?房產達人指副都心跌掉「1台賓士」 提醒4陷阱別踩

可買新北了?房產達人指副都心跌掉「1台賓士」 提醒4陷阱別踩

國銀示警 房貸壞帳大跳增…投資客周轉失靈問題浮現

國銀示警 房貸壞帳大跳增…投資客周轉失靈問題浮現

商品推薦

去年賣地別忘記申報「移轉現值」 逾期將以今年現值計算

去年賣地別忘記申報「移轉現值」 逾期將以今年現值計算

力挺最複雜公辦都更 一銀、合庫主辦漢皇開發120億聯貸

力挺最複雜公辦都更 一銀、合庫主辦漢皇開發120億聯貸

甲山林拚連三年千億業績

甲山林拚連三年千億業績

新北躍房地合一稅收王

新北躍房地合一稅收王

漢皇集團今年推7大案 總銷達350億元

漢皇集團今年推7大案 總銷達350億元

好消息!今年5月起 42萬高雄人可少繳房屋稅

好消息!今年5月起 42萬高雄人可少繳房屋稅

高市議會通過房屋稅新制 估42萬自住戶可減稅

高市議會通過房屋稅新制 估42萬自住戶可減稅

振宇五金:慎防餘震 四大震後檢查重點不可少

振宇五金:慎防餘震 四大震後檢查重點不可少

震後擔心房屋居住安全? 信義房屋公布建物自檢重點

震後擔心房屋居住安全? 信義房屋公布建物自檢重點

通膨房價漲、2024年全國屋主售屋獲利飆 個人房地合一繳稅逾684億元

通膨房價漲、2024年全國屋主售屋獲利飆 個人房地合一繳稅逾684億元

嘉義地震 地震基金:全台住宅地震險投保率低於4成

嘉義地震 地震基金:全台住宅地震險投保率低於4成

建商最強對手來了?宏匯宣布:首度攻入住宅市場

建商最強對手來了?宏匯宣布:首度攻入住宅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