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三人生 高齡居住展新風貌

愛爾蘭教育學家凱利提出「第三人生」概念:第一人生是成長學習時期,第二人生是成家立業,第三人生則是退休後的熟齡歲月,也是再次成長和學習時期。對於第三人生,你曾想過會是在哪兒進行嗎?在台灣,除了在宅安老,還有不同的居住新選擇。

86歲的熊奶奶住在桃園龜山的長庚養生文化村快五年了,她是一名退休公務員。熊奶奶優雅從容,房內擺飾多來自舊家,照片也多是家人。她說,現在沒有太多目標,就是希望能健康活到最後一天,不要給孩子增加負擔,「我能照顧自己,也讓子女安心過他們的日子」。

熊奶奶的子女每年都會回來看她,去年她也去美國和他們同住兩個月,她說:「生活多想沒用,如果老想過去的事,你就看不到前面。」她喜歡看書,每天都要在鄰近櫻花樹林的陽台邊看書,一看就是兩個小時。

養生村活動多

來到養生村,熊奶奶還學會了二胡和排舞,曾上台表演過很多次,現在她的腿力比起剛進養生村時還好,讓她覺得很不錯。她說: 「也奇怪,園區裡住了快1,000人,如果平日不出去參加課程,不下樓用餐,居然看不到人!」

「我不想再一個人面對四面牆壁,我想過團體生活。」74歲未婚的潘老師也是養生村的住戶。她58歲來參觀,當下決定以後就要住這裡。兩年後,她滿60歲入住資格時,便出租了內湖房子,搬進養生村迄今快13個年頭了。

有趣的是,潘老師剛入住時成天往外跑,又因自己開伙,沒到餐廳用餐,其他住民根本見不到她。過一、兩個月,還有住民以為她是訪客,讓她一時語塞。團體裡的獨居生活,潘老師過得精采,她散步、種菜,還學了不喜歡的鋼琴。

她解釋,曾看過專家報告,學自己最不喜歡的主題,可刺激腦力,這對完全不熟五線譜的潘老師來說,真是大挑戰。不過,她練琴迄今超過十年,每周都可彈奏出一支修習過的曲目,錄下來跟親友分享。她還剪下了報紙上的一段標語:「我用我的方式努力」,用這句話自我勉勵。

郊區的老牌養生村,讓住民享有得天獨厚的開闊視野,這幾年,都會區新長出枝枒的共生宅,則是善用生活機能,上演不一樣的「全齡宅」實驗。

實現青銀共居

在台北市中山區的條通商圈,有一棟舊飯店改裝的「幸福久久窩全齡宅」,由「幸福久久窩」及「無齡創意」公司向飯店承租,並擔任包租代管業者服務租客。無齡創意執行長柳智升說,這裡的特色是青銀共居、以租養老,目前高齡租客的比例約三成。

柳智升觀察,高齡租客多為附近的住戶,「有些人是出租老家來支應租金,也有長輩將原宅讓給子女居住,自己搬到這裡,」久久窩是飯店改裝,有電梯,還可提供垃圾代收,白天也有服務人員可協助處理生活事務,想找人聊天,一樓的咖啡館就是絕佳的社交空間。

說話的同時,正好有位打扮入時的大姊快步走入大廳,原來她的母親90幾歲了,就住在樓上。她和另一位姊妹住在附近老家,不時會帶飯菜過來。其實,老太太平常也能下樓到附近自助餐「包便當」,開朗的老太太總是說,下午四點趁著人少趕緊來,免得搶不贏其他人。

同樣實踐青銀共居的另一家都會型養生村,則是知名捷運聯開宅建商日勝生打造的樂陶居中和館,它就坐落於同集團興建的中和青年住宅其中一個樓層。老人家的住所有特別的出入管制,除此之外,一樓的大廳、公共設施,則是與社宅共用,不時可見年輕住戶穿梭其中。

「老人家最需要的是『溫度』,要很人性化,有家的感覺。」日勝生旗下、負責營運樂陶居的集順生活科技康養處協理劉文琦提出他的觀點。走在樂陶居,迎面而來的,除了住戶,不時還有社工師、護理師穿梭而過,他們跟住戶互動,也暗暗觀察住戶的各種隱性需求。

劉文琦說,樂陶居也歡迎家屬或照顧者一同入住,「之前曾有三代同堂一起住進家庭房,五歲小孫子也搬進來。白天年輕人外出工作,我們照顧老人家,等於是提供一個『解方』,起碼讓年輕人很放心。」

房產新訊
國營上班薪水穩...頭期款仍不夠!她困惑怎靠自己買房?網:「工作」選擇

國營上班薪水穩...頭期款仍不夠!她困惑怎靠自己買房?網:「工作」選擇

房產新訊
好險沒買?全球股災他慶幸投資房產 網搖頭:房市遲早崩

好險沒買?全球股災他慶幸投資房產 網搖頭:房市遲早崩

房產新訊
市價6成成交店面、出租還貸!她曝經驗:不會用手機的老人超多便宜可撿

市價6成成交店面、出租還貸!她曝經驗:不會用手機的老人超多便宜可撿

延伸閱讀

妹子找租屋「1萬1包水電、可租補」好心動 眾人見1關鍵急勸:先不要

妹子找租屋「1萬1包水電、可租補」好心動 眾人見1關鍵急勸:先不要

股災影響建商加大優惠 璟都建設祭彈性付款、百萬購屋金等抽獎吸客

股災影響建商加大優惠 璟都建設祭彈性付款、百萬購屋金等抽獎吸客

一坪差逾40萬!北市新屋、中古價差愈來愈大該怎麼選?

一坪差逾40萬!北市新屋、中古價差愈來愈大該怎麼選?

國營上班薪水穩...頭期款仍不夠!她困惑怎靠自己買房?網:「工作」選擇

國營上班薪水穩...頭期款仍不夠!她困惑怎靠自己買房?網:「工作」選擇

相關新聞

市價6成成交店面、出租還貸!她曝經驗:不會用手機的老人超多便宜可撿

市價6成成交店面、出租還貸!她曝經驗:不會用手機的老人超多便宜可撿

設廠潮退燒!製造業觀望、工業地產交易大減3成

設廠潮退燒!製造業觀望、工業地產交易大減3成

重劃、都更2房小宅成趨勢!行家4點挑選「績優宅」:結構好屋齡不是問題

重劃、都更2房小宅成趨勢!行家4點挑選「績優宅」:結構好屋齡不是問題

首購資格借名登記後就喪失!3大地雷踩了後果嚴重:信用破產、法律責任

首購資格借名登記後就喪失!3大地雷踩了後果嚴重:信用破產、法律責任

北漂辛苦存下第1桶金...不僅蛋黃區小宅1坪都買不起、回鄉屋價也扛不住

北漂辛苦存下第1桶金...不僅蛋黃區小宅1坪都買不起、回鄉屋價也扛不住

六都家戶購屋比下滑

六都家戶購屋比下滑

熱門文章

購屋族心寒了!六都它們最慘、買氣9年新低

購屋族心寒了!六都它們最慘、買氣9年新低

公寓大廈管理上路近30周年 內政部拋三大改革方向

公寓大廈管理上路近30周年 內政部拋三大改革方向

申貸周轉金這樣用 專家示警「都違規、抓到不妙」

申貸周轉金這樣用 專家示警「都違規、抓到不妙」

房價將崩盤因股市連續大跌好幾天了?資深房仲:預售屋市場最危險

房價將崩盤因股市連續大跌好幾天了?資深房仲:預售屋市場最危險

建商讓利潮來了!愛山林開第一槍 祝文宇:今年推千億案量、每案都有甜甜價

建商讓利潮來了!愛山林開第一槍 祝文宇:今年推千億案量、每案都有甜甜價

台股崩跌房市要更慘了? 七都「10大賣壓區」曝光

台股崩跌房市要更慘了? 七都「10大賣壓區」曝光

商品推薦

台灣3月遷移人口罕見衝17萬 內政部:估與囤房稅2.0設籍有關

台灣3月遷移人口罕見衝17萬 內政部:估與囤房稅2.0設籍有關

關稅重拳房市避風?代書警示周轉金申貸恐踩1陷阱

關稅重拳房市避風?代書警示周轉金申貸恐踩1陷阱

讓利第1槍真的開了?專家「急迫性增加是共識」:真有動作消費者最清楚

讓利第1槍真的開了?專家「急迫性增加是共識」:真有動作消費者最清楚

現在別買預售屋!專家示警「接刀風險高」:營建成本激增、小心爛尾樓

現在別買預售屋!專家示警「接刀風險高」:營建成本激增、小心爛尾樓

公寓大廈管理上路近30周年 內政部拋三大改革方向

公寓大廈管理上路近30周年 內政部拋三大改革方向

名下有房大學生創新高!房仲曝殘酷現實:不會輸在起跑點取決於父母

名下有房大學生創新高!房仲曝殘酷現實:不會輸在起跑點取決於父母

公寓大廈條例30年該修法了!專家籲四大緊急問題先處理

公寓大廈條例30年該修法了!專家籲四大緊急問題先處理

房地產、ETF投資哪個好?專家「理財和資產不同」:創造現金流才是真財富

房地產、ETF投資哪個好?專家「理財和資產不同」:創造現金流才是真財富

申貸周轉金這樣用 專家示警「都違規、抓到不妙」

申貸周轉金這樣用 專家示警「都違規、抓到不妙」

月薪3萬、自備款3百萬...貸款借不到!行家「預算不用買滿」:3策略須調整

月薪3萬、自備款3百萬...貸款借不到!行家「預算不用買滿」:3策略須調整

居住正義是空談?社宅少又難抽...專家:土地成本太高、地方執行資源不一

居住正義是空談?社宅少又難抽...專家:土地成本太高、地方執行資源不一

公寓管理將滿30周年 內政部拚修法納管寵物與充電樁

公寓管理將滿30周年 內政部拚修法納管寵物與充電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