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2.0草案通過 地方打炒房握更多武器

財政部推動囤房稅2.0,除調升非自住住家稅率(囤房稅率),也新增信託防弊條款,並授權地方政府可視情況針對商辦等「非住家房屋」訂定差別稅率,給予地方更多武器,促使未有效使用房屋釋出。
行政院會昨日通過囤房稅2.0草案,除強制地方針對「非自住住家」訂定囤房稅外,財政部修法也授權地方政府可針對「非住家用房屋」訂定差別稅率,這部分雖非強制,但卻是給予地方更多武器,可因地制宜運用。
賦稅署長宋秀玲表示,非住家用房屋包含營業用及非住非營。營業用房屋像是商辦,法定稅率為3%至5%,目前全國22縣市皆以最低稅率3%課徵;非住非營則是供人民團體使用,法定稅率為1.5%至2.5%,目前各縣市皆為單一稅率1.5%或2%不等。
宋秀玲指出,這項修法是想提醒地方政府,還有這項政策工具可使用,實務上若發現非住家用房屋,也有囤積居奇,縣市政府可祭差別稅率。
🏠udn房地產-推薦新聞
▪北市30年老屋躍交易主流 屋齡不到十年住宅交易降至17%
▪少子化怪房價太高?專家:其實兩個是不該被綁在一起的選擇
▪葉芷娟半年內看53間房!親揭首購經驗:買房非衝動是計畫與溝通的結晶
▪買房買車哪個優先?全網一面倒狂勸「負資產別碰」:先買少賺很多
▪南部房市不妙?甲山林董座「3個字」回應 現場全明白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