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擬降低公設比之我見
針對內政部近日內研擬將公設比降到25 %,主張車道面積不應算入公共設施的比例。
個人覺得政府實在是閉門造車,訂出一些政策來擾民,影響市場行情,而且沒有幫助到真正的購屋消費者,實在是擾民又造成買賣雙方的困擾。
建築業的產品是房屋,而土地是材料,然後再經過加工~建築、營建、銷售等過程,而完成為產品。在過去10年來,由於人工的短缺、材料成本的上漲,又加上疫情造成成本的遞增,以致於房價在近十年平均漲幅超過30 %。
事實上,建商在計算成本時,除了土地、管理、銷售、稅金等成本,而算出終端的售價,都是經過審慎合理的計算所得出的結果,況且還要經過市場的挑戰,才能讓消費者來買單。
所以「成本+利潤=售價」,是一個不變的定律,而如今政府只在坪數的單位上用盡心思,表面上好像要做房地產制度的改革,而事實上是庸人自擾,因為公設的減少,並沒有減少建造成本的負擔。所以一旦將坪數的計算,強制規定扣掉一些公共設施,以致於讓公設比看起來很美好,但是結果就是每坪單價就會應聲漲價。其實,到最後的終端消費者成交價格是一樣的,我覺得蔡英文政府,就是一直在訂定一些不合理且愚笨的政策來擾民,造成建設公司非常嚴重的負擔及困擾,以致於火車頭工業一再被打壓,且可能一些中小建商接著就要面臨倒閉潮了,難道這是政府所想要看到的結果嗎?在此謹慎地建議有關政府部門,負責訂定政策的官員們,實在不要再這樣擾民及勞民傷財了。
FB:建築藝術執行者陳正哲
https://www.facebook.com/Davidchen.ssgroup
▪ 維修費超乎想像!專家點名這6家電「耗電容易壞」:千萬別買
▪ 持新成屋餘屋成本增!囤房稅最高課4.8% 專家揭這8.2萬戶要逃了
▪ 最大唐吉訶德來了 高雄大立百貨拚轉型、商圈漲起來
▪ 明年房價又要噴了? 仲介公會:房市倒吃甘蔗、有望小陽春
▪ 史上最難捉摸! 公會:房市勉強守住榮枯線

聖揚機構 陳正哲總經理
*學歷: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碩士 *經歷: 逢甲大學銀行保險系、財務金融系兼任講師22年 東海大學企管系、會計系兼任講師15年 台中縣政府消費爭議調解委員8年 台中市政府消費爭議調解委員2年 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2013~2016 TBMA台灣企業經營協會理事長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