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醫療告急還敢買房?網炸鍋:醫療退場城市也會死

一篇關注偏鄉醫療資源崩壞的討論在PTT房板引爆關注,有網友貼出聯合報報導指出,台灣因高齡化與護理人力外流,導致「有病床、沒人顧」,不少急診患者被迫躺在走廊、醫院也無法正常運作。原PO直言:「這不是景氣循環,而是根本性的改變。」
他進一步警告,當地區醫療資源逐漸萎縮,不只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會使該區失去吸引力與人口,「未來很多地方會死城化,你還敢買嗎?」
根據最新醫界論壇觀察,台灣正面臨「高齡化+缺工」雙重夾擊,急診人力吃緊、病人大量滯留走廊。北市聯醫雖提出「精實醫療」提升效率、導入遠距照護,但偏鄉地區推動困難。護理師出走潮未解,加上65歲以上長者突破400萬人,住院需求激增,卻出現「病房有床、卻沒人顧」的窘境。
不少網友點出區域失衡問題:「你覺得健保沒差,是因為你還住都市」、「林口長庚旁的老公寓都能抗跌,偏鄉新案卻越賣越難」。醫療可近性直接牽動房產價值,有人直言:「買房不只看學區、捷運,還得看急診能不能掛得上號」。
話題延燒至健保資源分配,不少人批評海外僑民「回來爽爽用」,更有人酸:「不是不敢,是買不起」、「政府不讓你貸款,有現金才能談夢想」、「醫療繼續廉價,就只有市區買得起也住得起」。這場關於房市的討論,早已超越價格本身,而是關於台灣未來生活基本盤的選擇。
🏠udn房地產-推薦新聞
▪不想跟8+9當鄰居!網曝買房標準「1條件」:明顯變少
▪房東哀「越收租越窮」!專家分析「以租養房」破滅3關鍵:短虧換長漲
▪年薪200萬買不起台北房?他指只能靠上一輩資產:醫師也一樣
▪6百萬房已經翻倍...但要換房好難!專家:1間自住、2間以上才有翻身可能
▪租房人生才輕鬆?專家:租金正落後補漲 按公式恐倍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