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幾%才不盤?3000萬以上房產服務費行情:有給2%、有人直接砍到0

在台北市,總價動輒三千萬起跳,買賣服務費到底該給多少才合理?有網友發文分享自己與房仲議價經驗,表示曾在信義房屋購屋時被賣方要求吞下服務費,也有和永慶談到低於1%,甚至最新一次交易乾脆直說總價,讓仲介「自己去跟賣方喬」。
不過讓他驚訝的是,有朋友買下一間巷寬不到五米的公寓一樓,總價近五千萬、砍價不到50萬,竟還乖乖付了完整2%服務費,讓原PO直呼「這樣也是助長房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底下留言也呈現兩極化反應。有網友主張「給好給滿,幫我賣社區最高價就好」,認為高服務費能激勵仲介積極斡旋,也有人直接砍到0.5%甚至0元,強調「談實出實拿才是重點」、「只要成交,趴數不是問題」。
此外,也有不少人點出市場現況,「高總價搭配固定趴數的收費方式,讓交易成本墊高,買方更難殺價」,形成價格易漲難跌的惡性循環。
服務費在高總價物件中的敏感程度,正逐漸成為房市冷熱的重要觀察指標之一。
🏠udn房地產-推薦新聞
▪新青安結束後真有斷頭潮?房仲「本身不是風險」:3類物件何時都不該碰
▪新青安收支比、信用不是關鍵!專家曝「銀行變相刁難」:政策名存實亡
▪難貸款會讓房價跌?網友熱議:屋主不急賣、你議得下來嗎
▪年薪不到150萬就不能辦新青安?專家點銀行「1過失」:核貸門檻很清楚
▪一表看北士科15大建案 專家:未來軟橋段每坪上看150萬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