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建商品牌不是首要?行家曝關鍵是「地段」:投資出租只需在乎3點

很多人買房喜歡挑名牌建商,結果買到的是「名氣稅」、「行銷稅」、「炫耀稅」。這三種加起來,就是你帳面上永遠追不回來的溢價成本。
因為買房對一般人來說,是人生最大的一次支出,誰都怕做錯決定,所以會傾向「買名牌、跟風、買廣告打最多的」來降低心理不確定感。
但這種方法,跟投資邏輯恰巧完全相反。
我不喜歡這種投資方式。我偏好的是——建商名聲沒那麼響亮、但產品穩健、CP值高、價格貼近基本面、地段夠硬的中古房子。
我從不靠運氣買房,也不靠別人的行銷做決策。
我靠的,是數字、邏輯、時間,還有看過超過1000間房的經驗。
投資靠的不是光環,而是數字。你只要實際去研究實價登錄、看租金行情,就會發現一件事:知名建商蓋的房子,買來出租大多賠錢。
而我買的,是蛋黃區裡高CP值的中古屋。這類產品未必能讓你短期暴賺,但至少你不容易虧。
我的房子租金扣掉房貸利息後,每個月是正報酬,真正做到以租養房、用時間換報酬。
現實一點講:租客根本不會在意這間是總x建設、興X發建設、還是寶x、華x。他們只在乎三件事:
1、地段好不好方便上下班2、室內乾不乾淨、採光好不好,通不通風
3、價格能不能接受
所以我一直強調:
知名建商的房子,適合自住,不適合投資。
房地產的價值,有70%來自地段,建商是誰,對我來說不是關鍵變數。
我做房地產投資,從不買光環,只買基本面。
如果你是準備投資的買方,下次看房之前,試著不去問建商是誰,而是先問自己三件事:
這個地段能不能穩定出租?這個產品未來二手市場接得住嗎?
租金扣掉房貸利息,剩下的是賠錢、打平,還是每月正現金流?
◎本文內容已獲老黃房市筆記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