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問題成慢性病 內政部雙管齊下壯大社宅量能

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基地不僅規劃綠帶,同時考量生活機能,讓社區環境更貼近民眾需求。 中央社
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基地不僅規劃綠帶,同時考量生活機能,讓社區環境更貼近民眾需求。 中央社

邁向社宅之路4

「住宅問題是慢性病,慢性病要用慢藥醫,不是說有腫瘤,開刀就能了結」,內政部長林右昌日前公開談及住宅政策時,如此形容台灣的住宅問題。

內政部今年射出租金補貼擴大辦理、減輕中低薪房貸族壓力、持續推升全國社宅供給總量的住宅3箭,仍舊飽受批評,外界認為政府態度消極、應對牛步,才會導致住宅問題遲遲未解。

林右昌細說政策思維,他解釋,住宅問題相當複雜,牽扯到土地、利率、稅率、勞工、金融等議題,全世界皆然;政府目前祭出減輕房貸壓力、租金補貼是希望減輕負擔,不是真正住宅問題的解方,就像醫生治病,會掀開緩解症狀的藥,讓病人舒服一點。

實際要解決住宅問題,還是得對症下藥,林右昌坦言,國土規劃、土地問題是根本,社會住宅更是條必須一直走下去的路,「我們現在量嚴重不足」。

林右昌指出,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城市被摧毀,戰後必須重新規劃、讓人口回流,這是社會住宅的起源;國際上社會住宅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台灣則是在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啟動,從規劃、設計、動工到完工,都需要時間,以達成8年12萬戶直接興建社會住宅的目標,「但這不夠,社會住宅必須持續下去」。

擴大合作夥伴 國家隊協力衝出社宅量能

根據內政部統計,蔡政府8年12萬戶直接興建社會住宅的目標,截至今年6月底,已達成(既有+新完工+興建中+已決標待開工)7萬9830戶;另外,已選定優先興辦的社宅用地還有150處,截至113年底可興辦超過12萬戶。

內政部營建署官員說明,經過幾年的摸索與磨合,加上中央明確表態社宅是重點施政,政策推行漸入佳境;未來將以部會多元政策整合,加上擴大協力單位、共組「社宅國家隊」的方式雙管齊下,朝5萬人口以上的生活圈均有社宅的目標前進。

營建署官員以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板橋監理站為例,原本的監理站老舊,公路總局若要爭取廳舍改建,需要一筆經費,營建署則著眼於中和區人口稠密,監理站廳舍低矮,僅低度利用,若能夠整合空間興辦社宅,可以達到雙贏;政院支持下,雙方一拍即合,目前已經確定改建為共構大樓,高樓層作為社宅使用。

「現在真的比以前好談太多」,營建署官員表示,國有非公用土地前幾年已經被盤點差不多,想要興辦更多社宅,勢必需要更多土地來源,各部會、機關固然有地,但也會有自身考量,因此進展緩慢。

如今府院明確表態社宅是重中之重,各部會體認到「要活化收益,但社宅更重要」,願意釋出土地,目前中油、台電、台糖、公路總局、土銀、台銀、農田水利署等機關土地都已納入社宅盤點的庫存中;營建署官員笑說,愈來愈多協力單位加入推動社宅的行列,現在真的有國家隊的感覺了。

營建署官員進一步指出,為了讓跨部門達到雙贏,甚至與民眾達到三贏,中央採多元政策整合的模式,在盤點、規劃階段,先了解協力部會需求,更有效率地活化土地;如低度利用及老舊機關廳舍可以合作興建社宅,除了板橋監理站,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行政院單身宿舍也是一例。

內政部也持續與衛福部、教育部合作,了解地方需求,將社宅結合幼兒園、日照中心,滿足居住需求的同時,還能健全區域社會福利設施。

營建署表示,積極協調之下,現已擴大盤點適宜社宅用地達105.09公頃、預計可興辦4.5萬戶,正持續規劃中,將視各案盤整協調進度,滾動檢討排程興辦。

除此之外,社會住宅規劃也須更有遠見。林右昌曾點出都市規劃與住宅未能同步進行的弊病,認為經濟部主管工業區開發、國科會科學園區管理局掌管科學園區,但他們在意的是產業規劃,不會想到如果創造2萬個工作機會,旁邊需要多少設施,「這是過去幾十年來造成的問題」。

當企業持續投資擴廠,周邊公共設施、配套還沒完善,路不夠寬、旁邊沒有住宅,員工每天要從很遠的地方開車通勤,交通問題就發生了,這樣下去,永遠沒辦法追上社會發展需要。

為了讓社會住宅效能彰顯,林右昌強調,未來科學園區、產業園區規劃時,會同步納入社宅需求,以平衡產業園區帶來的住宅壓力。

內政部補充,目前中央規劃興辦250處社宅基地中,其中有110處社宅可服務到科學園區、產業園區5公里(通勤約20分鐘)的範圍;110、111年已興辦63處,另外47處,預計112年以後陸續興辦。

營建署官員表示,如果經濟部、國科會或其他部會未來推動新的產業園區,也會在規劃初期就先推估社會住宅需求,盤點規劃適宜土地,並由內政部、國科會及經濟部協調興辦社會住宅,以滿足園區員工或相關支援服務產業工作人員居住需求。

區域觀測站
他批評淡水房價一坪35萬「太貴」 網酸:營造成本不用錢?

他批評淡水房價一坪35萬「太貴」 網酸:營造成本不用錢?

區域觀測站
雖認同打房…但就是新青安把房價炒上去! 土地婆:政府有「精神分裂症」

雖認同打房…但就是新青安把房價炒上去! 土地婆:政府有「精神分裂症」

房產新訊
創29年最大交屋潮!2024年全國使照量破13萬宅 專家:這隱憂恐來了

創29年最大交屋潮!2024年全國使照量破13萬宅 專家:這隱憂恐來了

延伸閱讀

買到賺到!雲林4間毛坯屋7次法拍 拍定1235萬元遠低實登價

買到賺到!雲林4間毛坯屋7次法拍 拍定1235萬元遠低實登價

屏東縣府挺起家 購屋貸款成數最高85%

屏東縣府挺起家 購屋貸款成數最高85%

月租2084萬…信義計畫區辦公室赫見天價租金 每坪飆破4千元

月租2084萬…信義計畫區辦公室赫見天價租金 每坪飆破4千元

他批評淡水房價一坪35萬「太貴」 網酸:營造成本不用錢?

他批評淡水房價一坪35萬「太貴」 網酸:營造成本不用錢?

相關新聞

創29年最大交屋潮!2024年全國使照量破13萬宅 專家:這隱憂恐來了

創29年最大交屋潮!2024年全國使照量破13萬宅 專家:這隱憂恐來了

屏東縣府推出挺起家 今年購屋貸款成數最高85%

屏東縣府推出挺起家 今年購屋貸款成數最高85%

29年來最大交屋潮湧現 房仲:巨大賣壓恐來襲

29年來最大交屋潮湧現 房仲:巨大賣壓恐來襲

龍年出生創新低、比虎年慘 房價跌定了?專家這麼說

龍年出生創新低、比虎年慘 房價跌定了?專家這麼說

50歲才買房...房貸背到死?專家提醒「現金流比年紀重要」:2關鍵以房養老不難

50歲才買房...房貸背到死?專家提醒「現金流比年紀重要」:2關鍵以房養老不難

台灣房價不會崩、所以也不會跌?房仲揭密話術:有跌才是健康市場

台灣房價不會崩、所以也不會跌?房仲揭密話術:有跌才是健康市場

熱門文章

大S猝逝、汪小菲急奔來台 專家曝「上億遺產這樣分」

大S猝逝、汪小菲急奔來台 專家曝「上億遺產這樣分」

房子將來會過剩變得一文不值? 專家打臉:老早就已經過剩了

房子將來會過剩變得一文不值? 專家打臉:老早就已經過剩了

「連鎖式都更」奏效!信義兒福5大基地全搞定了

「連鎖式都更」奏效!信義兒福5大基地全搞定了

大S…房產價值6.5億及遺產繼承具俊曄跟孩子怎分配? 專家:國籍與是否有正式結婚

大S…房產價值6.5億及遺產繼承具俊曄跟孩子怎分配? 專家:國籍與是否有正式結婚

台灣房價不會崩、所以也不會跌?房仲揭密話術:有跌才是健康市場

台灣房價不會崩、所以也不會跌?房仲揭密話術:有跌才是健康市場

扯…1間釘子戶不退讓卡死200多戶無法都更? 過來人:地主痛建商沒差

扯…1間釘子戶不退讓卡死200多戶無法都更? 過來人:地主痛建商沒差

商品推薦

台中土地標售釋出133筆 水湳經貿園區地王坪價衝311萬

台中土地標售釋出133筆 水湳經貿園區地王坪價衝311萬

房市不悲觀 獵地不手軟

房市不悲觀 獵地不手軟

2024年建照核發 衝15萬宅

2024年建照核發 衝15萬宅

越貸越長 房貸年限拉長至26.2年

越貸越長 房貸年限拉長至26.2年

不動產交易價金履約保證 抵禦買賣交易風險

不動產交易價金履約保證 抵禦買賣交易風險

平均扛28年!為何新竹人最愛用長年期房貸?

平均扛28年!為何新竹人最愛用長年期房貸?

去年房市有多熱?永慶:年銷破兆元、單店賣45億

去年房市有多熱?永慶:年銷破兆元、單店賣45億

苦!去年第2季房貸期數再創新高 國人平均房貸年限拉長至26.25年

苦!去年第2季房貸期數再創新高 國人平均房貸年限拉長至26.25年

買房一定贏股票?明明股票賺更快...專家「3點造成高勝率」:交易時間拉長的意外收穫

買房一定贏股票?明明股票賺更快...專家「3點造成高勝率」:交易時間拉長的意外收穫

大S…房產價值6.5億及遺產繼承具俊曄跟孩子怎分配? 專家:國籍與是否有正式結婚

大S…房產價值6.5億及遺產繼承具俊曄跟孩子怎分配? 專家:國籍與是否有正式結婚

6都房市大降溫 新北最冷

6都房市大降溫 新北最冷

房市霸王級寒流來襲 六都買賣移轉大減逾三成

房市霸王級寒流來襲 六都買賣移轉大減逾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