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才買房...房貸背到死?專家提醒「現金流比年紀重要」:2關鍵以房養老不難
快過年了,大家團聚時,發現自己的爸媽,住的房子太舊了、太老了、還沒有電梯,很難下樓買菜和運動,是不是有點難受呢?如果是你自己,租在老舊、漏水、斑駁的公寓裡,想要買房,年紀卻接近50歲了,你該怎麼做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有關「房子」的話題:首先,我們先弄清楚,能讓65歲以上的人,住得舒服的房子,大概符合什麼條件?
適合65+老人居住的房子,有什麼條件?
請記住一個口訣:30-30-60。
1、第一個30,是指離菜市場、醫院、公園,都在30分鐘內,可以開車到達。
2、第二個30,是指大小30坪(扣除公設,實坪18-20坪)的兩房大小,剛剛好夠用,不需要太大。
3、第三個60,是指大門、電梯門、廁所門、走道都要大於60公分,不能太窄。太窄的話,輪椅無法穿梭自如。
最完美的老人住宅,最好使用拖拉門,廁所有扶手,廚房跟客廳之間,能沒有隔間,完全開放,使用起來最方便。
如果,你住的地方、你爸媽住的地方,不符合「30-30-60」原則,還「大而無用」、「沒有電梯」、「斑駁漏水」,怎麼辦呢?
如果房子太舊、沒有電梯,怎麼辦?你現在就可以拿起手機,查詢「包租代管換居方案」這幾個字。
查詢之後,你會發現,原來政府有免費的資源,鼓勵你把舊房子「租出去」,租舊房子拿到的租金,換去租「新房子」。
過程中,政府會幫你「找房子」、幫你「付保險」;你不用擔心,會因為年紀大了,管不好舊房子,租不到新房子,還會有一個小幫手,替你處理一切流程,超級方便。
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樣,到了47歲,一直租房子住,雖然手上有一筆錢,能當頭期款,但是很猶豫到了45+的年紀,還該不該背房貸,你該怎麼辦呢?
如果我超過50歲,有存到400萬的頭期款,到了這個年紀,還能買房嗎?房貸繳到老怎麼辦?
1、「年齡」不是重點,「現金流」才是
首先,你要知道,對任何人來說,買房的風險,不是年齡,而是「現金流」。
只要你懂得不買「超過年薪10倍」的房子,就能在維持生活品質下,還得起房貸。
2、出租空房間,改善現金流
年紀超過45歲,才準備買房。你可以考慮,「買大不買小,買舊不買新」。
拿「10倍年收入」的預算(超出300萬以內,風險不大),拿去買更舊、但更大的房子;然後改造房屋,隔開兩個大門,出租空房屋,讓租金養房貸。
這麼一來,你不但有可能提高房屋的價值,還能提昇了房屋的「現金流」,這是每一個想買房,卻又擔心付不出房貸的「熟齡房奴」,能認真考慮的好生意。
但是,生意做得再好,房屋出租得再順利,我們都會老。
我們再延伸一下,討論一個問題:
如果你老了,手上只剩房子,沒有現金,怎麼養老?
1、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就是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給銀行,讓銀行當「當鋪」,撥錢給你花。
把房子抵押給銀行,等於是把年輕時候,自己賺的錢,拿出來自己花,花剩下的,再留給兒子女兒,一兼二顧,是個好作法。
一般來講,把自己房子抵押給銀行,平均每一個月,能拿到13000塊的現金,如果再加上勞保、勞退的「月退俸」,我們就能每個月拿到25000左右的生活費,應付基本生活,應該勉強夠了。
2、以租養老(信託)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考慮,去銀行辦「安養信託」,跟銀行打個契約,請銀行幫你租房子,收房租,再把房租匯到你的戶頭,省心又安全。
結語
最後,我想強烈一點,表明我的看法。
我其實並不贊成,將房子二次抵押,拿去投資股票。
請注意,年紀越大,越承受不起股市的波動,也沒必要受這個罪。
我們對待房子,應該是把它當成最基礎的保障,「不會動的養老金」,保守為上。
其次,我想提醒大家。租屋族的年齡高峰是23到43歲,因為高齡少子化,接下來的10年,租屋市場競爭會更激烈,年輕租客減少,老年人即將成為一個龐大的租屋族群。
請各位房東,不要誇大租給老人的風險,現代人50歲是壯年,70歲身強體壯的人很多,未來高齡人士是租屋的龐大族群,房東可以善用「獨居關懷系統」、「緊急救援系統」,降低租屋風險。
最後,祝福大家,在年紀漸長的時候,對一切變化,保持彈性,讓自己越過越好。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