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反而買房好時機?網推三大布局:從台中到東京甚至All in正2

台灣每年出生人數創新低,已跌至35年前的四成,少子化被視為社會危機,但也被某些網友解讀為財富重分配的起點。PTT房市板近日一篇討論貼文就指出,未來一整代人將繼承2.5倍的家庭資產,將大幅影響購屋與投資行為。面對這波趨勢,該怎麼提前卡位?網友提出從「交通樞紐」、「潛力都市」到「國際資產配置」三大方向,甚至還有「蜈蚣大法」派主張直接All in 005正2!
原PO整理四種因應少子化的布局方式
TCD鐵路軸線佈局:看好雙軌鐵路與高鐵延伸所帶來的人口集聚,交通節點被視為低基期補漲區域。
台中潛力準首都:唯一人口穩定成長的直轄市,台積電效應、公園建設、氣候宜人,吸引中產與退休族群。
國際核心城市:東京、上海:少子化是全球性問題,乾脆卡位國際都會,透過資產配置分散風險。
極端派:全出清買005正2:「少子化管它的,直接開槓桿幹起來」。
有網友直言,人口萎縮將重創資產市場,「都沒人了你還在投資房地產,邏輯有問題」、「少子化還買0050?台股要破5000了吧」。也有人點出老屋結構安全隱憂,「台北市去年地震才五弱,就一堆老房受損,真的要小心」,認為與其談布局,不如先思考退場。
另一派則看好未來人口往醫療、交通完善區域集中,搶先佈局成關鍵,「佈局醫院、電梯、長照宅,學校旁的一鍵出清」、「跟教學醫院當鄰居最實在」、「房子是錢買的,不是人買的」。而PTT名產「神回」也沒缺席,「住宅是中產上班族在玩的,層峰大老闆玩150元USB喇叭」、「少子化是個笑話,多子化才是災難」,讓整串貼文在冷熱交鋒中,充滿反差張力。
▪新青安結束後真有斷頭潮?房仲「本身不是風險」:3類物件何時都不該碰
▪新青安收支比、信用不是關鍵!專家曝「銀行變相刁難」:政策名存實亡
▪難貸款會讓房價跌?網友熱議:屋主不急賣、你議得下來嗎
▪年薪不到150萬就不能辦新青安?專家點銀行「1過失」:核貸門檻很清楚
▪一表看北士科15大建案 專家:未來軟橋段每坪上看150萬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