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齡30年的大樓要不要繼續住? 「房屋結構」問題掀兩派論戰

台灣老屋眾多,其中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占全市房屋的70%。為了保障居住安全,政府近年來推動許多老屋相關的政策,例如提供老屋重建、更新等經費補貼。有網友便好奇,屋齡30年的大樓究竟還能住多久?引發兩派討論。
有網友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發文,詢問大家認為屋齡30年的大樓還可以再住多久?大多數的網友認為,只要房屋沒有太大的問題,都可以「再戰20年」,但也有網友持反對意見,指出可能很多老房子歷經921後,房屋結構已經傷到了。
認為可以繼續居住的網友表示,許多老房子結構、品質其實都很好,甚至重新裝潢後都還能再售出,「台灣早期房子經歷過921沒事,基本都可以撐很久」、「很久很久~看什麼建商蓋的、有沒有保養,很多中年比年輕的還勇猛跟你說」、「三十年地段好的還是很搶手,室內整理一下,再戰二三十年」、「只要沒結構的裂縫問題基本上都能繼續住」、「外觀性裂痕只要拉皮裝潢就能解決」。
但也有網友不同意,認為撐過地震不代表沒傷到房屋,居住屋齡高的房子還是存在風險,「如果依照現在建築規定下去檢查,一半都能算危樓了,結構基本都傷到了」、「沒倒不代表沒傷,很多人都沾沾自喜自家房屋撐過921」、「看地區環境建築工法,正常水泥壽命就是五十年,就像抽積木只會越來越差,其實台灣只適合金字塔造型房屋,下重上輕」、「水泥灌漿聽說可以達百年,但是台灣處地震帶,若是早期的建築,可能沒有防震,所以不一定」。
▪房地產、ETF投資哪個好?專家「理財和資產不同」:創造現金流才是真財富
▪月薪3萬、自備款3百萬...貸款借不到!行家「預算不用買滿」:3策略須調整
▪居住正義是空談?社宅少又難抽...專家:土地成本太高、地方執行資源不一
▪房市會受股市多空激戰影響?張旭嵐「賣屋遠水救不了近火」:預售屋才有差
▪不是台北!老屋市場最活躍城市是這都、7成買老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