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背到老已成常態!專家「只是現在緩一下」:小心未來利率變動

台灣房價持續高漲的現實,正深刻改變著民眾的購屋模式。
公股銀行最新數據顯示,30年期房貸已成為市場主流,而40年期的超長房貸更在年輕購屋族中快速普及,這背後反映的是日益沉重的居住成本壓力。
在合庫銀行的客戶統計中,30至50歲的房貸申請人佔絕大多數,其中30年期房貸已成標準配備。
銀行主管分析,這主要是因應高總價房產帶來的還款壓力,延長還款年限能有效降低每月負擔,同時保留資金運用彈性。
值得注意的是,兆豐銀行的數據更指出,今年1至4月間,40年期房貸的核准比例顯著提升,特別集中在30至40歲的首購族群。
不同世代面對房貸的態度呈現明顯差異
銀行觀察到,30歲以下的年輕購屋者最傾向選擇40年期方案,將月付金壓到最低。
40至50歲的中生代則偏好30年期,在收入相對穩定下平衡還款壓力與清償速度。
而50歲以上的購屋者多選擇20年期,展現較強的財務實力與提早清償的規劃。
土地銀行指出,雖然20至30年期房貸仍是市場大宗,但不可否認整體房貸年限確實呈現延長趨勢。
這種現象直接反映出,在房價所得比持續惡化的環境下,延長還款年限已成為民眾取得自有住宅的必要手段。
面對這波房貸年限延長的趨勢,各銀行仍維持審慎的授信原則。
公股銀行強調,無論貸款年限長短,都會嚴格評估申請人的年齡、償債能力、職業穩定性,以及擔保品的屋齡、地段等條件。
利率訂價則會綜合考量客戶財力、往來關係與風險程度,並隨市場資金狀況動態調整。
專家提醒,雖然長年期房貸能緩解當下的購屋壓力,但借款人應審慎評估長達30、40年的還款承諾,特別要考量未來利率變動、職業發展與家庭支出變化等不確定因素。
在追逐「有房夢」的同時,維持合理的財務槓桿與生活品質,才是長久之計。
◎本文內容已獲 賣厝阿明 知識+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有錢人不買房了!內行曝轉買「土地」:不是為蹲開發、是建立資產防線
▪年薪5百萬才算中產?他貼國發會研究打臉:買不起房不是因為薪水低
▪房市泡沫化是必然?網提「5關鍵」:一定會出現M型化趨勢
▪6百萬房已經翻倍...但要換房好難!專家:1間自住、2間以上才有翻身可能
▪租房人生才輕鬆?專家:租金正落後補漲 按公式恐倍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