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攻「台北雙星」利多 建商5.3億元收購老透天

台北標誌性建築「台北雙星」,將成為台北第二高樓,也帶動周邊房產的開發進程,據實價登錄資料,中正區信陽街位在過去的知名「補習街」,有開發商在今年1月時,一口氣買下三棟透天厝,總計砸下約5.3億元,土地共108坪。
資料顯示,去年7月,同一開發商才買下鄰近的南陽街兩棟透天,總價約3.7億元,鎖定此區開發整合的意味濃厚。
另外,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也有建商一次買下兩棟透天,總價約2.62億元,土地約80.4坪,未來可改建為新商辦或住商複合型大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觀察西區門戶周邊各區的億級透天厝交易,所在基地的土地使用分區以商業區為大宗,主要是台北車站附近的土地規劃,本來就以商業區居多。
尤其是站前商圈幾乎都是第四種商業區,容積率高達800%,開發效益高,且往後若進行老屋重建爭取容積獎勵,還可望進一步放大開發規模,因而使建商積極布局。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指出,西區門戶周邊整棟億元透天厝交易,至少就有10筆是由建商買下,甚至不乏開發商一次買下多棟透天厝的案例,像是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開發商以5.16億元收購三棟透天,土地163.6坪。2024年至今,土地單價最高的是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透天,總價4.75億元、土地64.7坪,換算土地單價約734萬元。
陳定中指出,西區門戶重大開發話題多元,去年已有台汽北站改建的「皇翔台北廣場」完工招租,後續還有雙子星大樓、E1/E2公辦都更案等大型開發案,在新豪辦、新商場等生力軍加入下,西區門戶辦公室及店面行情更具潛力。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這些透天厝興建時期相當早,甚至許多屋齡已不可考,如今台北素地稀少,開發商將獵地目標轉向產權相對單純的老透天,看好透天的土地價值,也讓建商願意高價收購,且多棟一同整合可創造更大效益,若符合危老重建資格,亦可增加建築容積獎勵,對未來建案規畫更是加分。
▪北市30年老屋躍交易主流 屋齡不到十年住宅交易降至17%
▪少子化怪房價太高?專家:其實兩個是不該被綁在一起的選擇
▪葉芷娟半年內看53間房!親揭首購經驗:買房非衝動是計畫與溝通的結晶
▪買房買車哪個優先?全網一面倒狂勸「負資產別碰」:先買少賺很多
▪南部房市不妙?甲山林董座「3個字」回應 現場全明白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