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延壽補助從裡補到外 初估113萬戶可受惠
內政部昨(6)日宣布推動老屋延壽計畫,擬祭出「補助大套餐」,包含建物外觀、機能強化、公共環境、無障礙設施、管線修繕等五大類,從裡補到外,符合條件的住宅可提申請,初估約有113萬戶可望適用。
據國發會預測,台灣今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且全國有超過500萬戶住宅屋齡超過30年以上,「人屋雙老」議題愈來愈受關注,內政部研議老屋延壽計畫,希望提供經費補助,作為都更或危老重建的補充機制。
內政部長劉世芳昨日召開新春記者會,並說明老屋延壽草案。根據初步規劃,適用於屋齡超過30年的四至六層樓集合住宅,且耐震初評結果R值小於45,代表無重大耐震疑慮者,除公共區域外,室內空間也納入補助範圍,等於是「從裡補到外」,補助對象則包括管委會及經全體所有權人同意的住戶。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表示,全台約22%的住宅為四至五層樓的老舊公寓,以及部分未設置電梯的六層樓華廈,若要短期內全面推動都市更新或重建,恐難以立即見效,因此,老屋延壽草案將針對屋齡超過30年、樓高四至六層且經初步評估符合安全標準的集合住宅,提供經費補助,預計約113.5萬戶可望受惠。
董建宏說明,老屋延壽措施原本即涵蓋在都更條例範疇內,但此次計畫透過政策整合與行政程序簡化,以提升民眾參與意願,擴大整建補助範圍,讓老宅恢復可使用狀態,同時提升住宅安全性。
至於補助金額、所需經費,內政部表示,仍須待整體政策定案後才能評估。內政部將於三個月內邀集專家、學者、NGO及地方政府召開座談會,凝聚共識並提出草案,並成立專案顧問團,分為中央與地方層級,檢討相關法令。
例如研議檢討建管相關規定,包含增設電梯的同意比率計算方式,同時請地方強化違建處理機制等,未來也將檢討中央都更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
劉世芳表示,未來老屋延壽計畫行政程序將進一步簡化,並視執行情況評估是否需立法,必要時將推動法制化,以確保政策可長遠施行,與都市更新不同,老屋延壽計畫無須重新審批土地使用,能加快施行速度,且台灣地震頻繁,該政策預期可提升住宅安全性,讓民眾居住更加安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