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賣出價格比開價低300萬 買家曝光讓屋主氣炸

雖然高房價時代不是人人都買得起房子,但仍然有人願意投入房市,只盼能找到合理、CP值高的物件,不過有一名網友表示原本打算買下鄰居的房子,但因為現金不夠而作罷,事後得知鄰居雖然將房子賣了,卻比原本開的價格還低了快300萬元,而且還是委託的房仲自己買下來的,讓這名網友好奇地想問「好物件是不是都被房仲自己拿走了?」
這名網友在PTT寫道,因為第二個孩子快出生了,所以想換大一點的房子,得知樓上的三房+雙車位在賣,因此透過社區總幹事去打探屋主的理想價格。他說因為屋主是一手屋,所以一開始的開價就比市價低,可惜自己手上的現金不夠,以致於無緣買到。
事後原PO看到樓上在裝潢,才得知房子已經賣掉了,經詢問總幹事才知道屋主其實非常生氣,因為信任委託的房仲,但賣出的價格卻比原本開價的還低了快300萬元,甚至交屋當天才發現房子竟然是房仲自己買下來的。
他說自己原本設想的金額雖然沒有到開價的價位,但也比屋主最後賣的價格還高,「想想如果不是這房仲,真的應該會是我們買到」,他想問「好物件是不是都被房仲自己拿走了?」
貼文引起不少鄉民討論,「是,但這樣其實這房仲是背信罪,只是不好抓」、「你現金不夠,再怎樣也輪不到你」、「沒有居住需要,還去搶有需要的人的需求環境」、「原PO沒出價,怎麼能說房仲不買的話會是原PO買到?」、「這仲介太難看,一般都是店長買、親友買,哪會自己名義」、「名聲臭的原因之一」、「你當初為啥不直接跟鄰居問啊?可惜」。
還有人認為這種現象很普遍,「就算不是房仲自己買,應該也會認識很多實力強的投資客」、「如果房仲不吃,也會一堆人搶吧」、「第一線業務近水樓台,便宜當然自己買」、「你有和認識的房仲聊就知道,他們很懂物件如何操作轉賣賺錢」、「人家蹲了這麼久努力了這麼久,憑什麼讓你撿到便宜啊」、「不會輪到你啦,房仲或是朋友自己先買」。
▪ 房市利空出盡?顏炳立:打房藥效發酵中、房價正要跌
▪ 楊金龍:房價漲幅下降 是央行五波房市管制政策的目標
▪ 行政院明將通過兩住宅政策 鎖定公益出租、危老重建
▪ 自然人6.5億買47年商用華廈划算嗎?專家曝2大好處
▪ 這豪宅好威!舊制壓哨前搶上車 四天就賣了21億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