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在旋轉陶土中探尋療癒 魂生製器張靚妤專訪

2023-02-08 08:09:00聯合新聞網 室內interior

店面一隅。品牌緊扣與人的連繫,試圖以生活器皿描繪美好的生活模樣。
店面一隅。品牌緊扣與人的連繫,試圖以生活器皿描繪美好的生活模樣。

【⽂.室內雜誌編輯部】

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張靚妤認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過上任何一種生活」。在創立魂生製器之前,她曾是國際廣告集團的創意總監,經手眾多知名、頂尖品牌的專案,每日忙得不可開交,工作光鮮亮麗、令人羨慕,但高壓且步調迅速的工作模式,讓她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最後連身體都發出警訊;意識到精神層面和健康狀態皆已無法再支撐她待在廣告業,遂斷然離職,回到家鄉-花蓮,開始了身心靈的修復。

魂生製器主理人-張靚妤。
魂生製器主理人-張靚妤。

張靚妤提到,回來花蓮後,對於未來方向其實沒有任何想法,初期只想好好放空,看著花蓮的天空、山、海,她發現自己很喜歡這塊土地的景致,也很喜愛與人交流、面對面的時光。

製陶中的張靚妤。
製陶中的張靚妤。

轉念一想,花蓮一直以來在藝文、設計產業的資訊相對薄弱,以前念美術班的她,都得前往台北或其他城市汲取資訊,抑或是購入相關原料,那麼,是不是有可能開設一間選品店,提供重視生活品質的花蓮民眾更多選擇呢?於是,「好想生活本舖」便應運而生,展售日本、中國、韓國等職人製作的生活器皿。

旋轉的陶土,帶給她一股安定的力量。
旋轉的陶土,帶給她一股安定的力量。

也因為店面開設於住宅區內,與左鄰右舍的互動甚為密切,張靚妤分享,高齡7、80歲的老太太,每天都會來店裡走走聊聊,就算沒有消費,人與人之間的相會都是寶貴的點滴,也是美好的交集。

用稚氣與志氣來製器

選物店的經營,讓張靚妤看見了世界各地的職人們,對於自己所愛之事的專注和熱忱,即便又累又苦,但他們依舊毫無怨言的投入,創造精彩作品,不僅讓她見證了工作的初心和堅持,更燃起她的設計魂。

用雙手的真摯溫度,創作出一件件令人驚艷的器皿。
用雙手的真摯溫度,創作出一件件令人驚艷的器皿。

在廣告業時,她就是負責設計相關的產業範疇,原先即對設計有著精準見解,因此,便嘗試發展新的合作模式:由她提供設計理念,交由職人訂做。不過配合的師傅卻時常反應太困難、做不成,她不放棄,所幸開始自學陶藝,自己安裝電窯、調釉、配土、手作打樣給師傅們參考,這股執行力也成為「魂生製器」的創立契機。

榮獲金點設計獎的《大器氤氳》系列。以花東的山海景觀為發想,讓杯子成為旅途中極具紀...
榮獲金點設計獎的《大器氤氳》系列。以花東的山海景觀為發想,讓杯子成為旅途中極具紀念性的印記。

魂生製器這四個字,讓人能輕易理解品牌的定位和精神,談到命名的緣由,張靚妤表示,除了代表她是「製作器皿」的人,也隱含著稚氣的「稚」,以及志氣的「志」兩字的諧音。

三款杯子,代表三餐。轉化太魯閣峽谷的褶皺地形,並以絞胎工藝混合兩種不同質地的陶土...
三款杯子,代表三餐。轉化太魯閣峽谷的褶皺地形,並以絞胎工藝混合兩種不同質地的陶土,材質紋理別具韻味。

「稚」,期許自己永保初衷,記得當初回花蓮、想要好好生活的念頭,記得與他人互動的溫暖,用單純的眼光看待周遭事物;「志」則象徵著,既然捨棄了累積十多年的廣告資歷,將整個職涯轉變到一條全新道路,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撐下去的志氣和骨氣!

讓挫折變成養分

雖說是離開了廣告業,但張靚妤說道,自己還是很認同廣告予人的正面影響力,而你我現在身處的數位世代,讓人有更多管道學習新知,如同她的陶藝之路,也是經由眾多媒介自學而成。

品牌首件面世的系列作品《春漫野花》。以蒲公英為靈感,傳達生活、生命的堅韌和希望。
品牌首件面世的系列作品《春漫野花》。以蒲公英為靈感,傳達生活、生命的堅韌和希望。

初期沒有任何陶藝界資源,就算想拜師學藝都得翻山越嶺至別的城市,這對已成家、有小孩的她而言,很難長時間離家浸淫於學習環境中,因此她以擅長的數位領域進行自學,蒐羅各國的資料,再以自身的方式咀嚼反芻,一步步增進實力,漸漸勾勒出魂生製器的模樣。

《生之禮讚》系列。以靜謐穩定的色調,安撫疫情下不安的心靈。
《生之禮讚》系列。以靜謐穩定的色調,安撫疫情下不安的心靈。

魂生製器自2018年成立以來,不斷調整營運策略,但張靚妤強調一點,所有的出發點都要緊扣自己的核心思想,外界給予的建議可以參考,但不一定要照單全收,清楚理解自己所欲所想為關鍵,行銷的困難之處,就是必須取捨,若人云亦云、不懂得「捨」,不僅無法控制營運成本,更容易迷失自我而去迎合市場,因此,不論是做陶或是經營品牌,都是與自我對話的歷程。


圖片提供」魂生製器

閱讀全⽂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店面住宅

延伸閱讀

28歲女無照開夜車載4人 台11線自撞整輛車倒頭栽

28歲女無照開夜車載4人 台11線自撞整輛車倒頭栽

花蓮駕駛移動怪手不慎翻覆 遭重壓傷重不治

花蓮駕駛移動怪手不慎翻覆 遭重壓傷重不治

推動健康促進 花蓮靜思堂「輕安妙坊」運動館免費開放

推動健康促進 花蓮靜思堂「輕安妙坊」運動館免費開放

花蓮人平均血糖達糖尿病前期 中央與地方推動職場健康

花蓮人平均血糖達糖尿病前期 中央與地方推動職場健康

室內interior

《室內interior》是一本綜觀設計、人文、美學的雜誌,1989年創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觀瞻的視野,透析了空間與設計的定位,拉近台灣與世界的空間座標。雜誌內容選輯建築與空間作品的精彩實例。當期焦點主題採用中英雙語呈現,詳述設計概念、佈局規劃、美學精神,無論本土意識、國際觀、小眾口味,實驗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競技。 《室內interior》除了精選原創設計作品,亦關懷文化與教育,雜誌收錄內容觸及生活美學、時尚、藝術、人文、設計、觀點等議題,同時擁有歐洲、美洲、亞洲等地的特約撰述和攝影專家,提供當地之設計、建築、藝術、文化、工藝與科技等深度報導,為讀者帶來多元視角,以及更豐富的閱讀思考。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透天兩側「沒除毛」鋼筋整排外露 內行曝用途:台人厚道之處

以天馬行空形塑自然——品悅設計《擁抱。自然》蘊含幸福哲理的新加坡I-DEA設計卓越大獎鉅作

PARIS Design Awards 2023 獲獎名單出爐! 台灣金獎作品 特輯三

PARIS Design Awards 2023 獲獎名單出爐! 台灣金獎作品 特輯四

2023 MUSE Design Awards 精湛雙作摘獲金銀佳績!

裝飾藝術開啟家的延伸空間

2023 主力新品傢飾專題 — 麗居國際

2022美國IDA國際設計大獲獎捷報!台灣榮譽獎作品|住宅特輯

向個人辦公桌說再見 Vitra打造最強企業識別形象

2023 MUSE Design Awards 曾智和才情拔群躍成雙料「銀」家!

2023 主力新品傢飾專題 — 璉紅實業

點線面的縱橫交錯 在空間中看見蒙德里安

以西班牙本土建材為風味餐廳地中海料理提味

2023 MUSE Design Awards 廖崢、廖嶸卓越雙作喜「銀」新里程碑!

大雙拼格局彈性規劃 輕鬆打造優雅樂齡宅

赫莫拉 用石材敘事的居所

2023 主力新品傢飾專題 一磚貿易精品磁磚

精挑義式家具品牌 好睡王讓回家變成享受

漫遊京都 一住入魂的奢華優雅

柔⽩漫溢無印暖調 圓曲層疊清雅蘊寓

台灣之光!夢工場設計勇奪美國謬思設計大獎「白金獎」殊榮

煌奇石業 世界的礦山

家的設計功能本質多層次 演繹多元空間交響曲

溫潤木質環繞的寧靜 百分百休閒宅

不規則飛簷屋脊下的湖光全景豪宅

溫潤木質環繞的寧靜 百分百休閒宅

不規則飛簷屋脊下的湖光全景豪宅

Formica CORA從芯綻放空間美學

細膩刻劃人類的感知 營造舒適健康的牙醫體驗

建築歷練揉合獨到美學 一展誠摯品牌核心

專業限定 精品Salon與教育中心

捕捉生活精彩瞬間 完美個性品味新婚宅

藝術與心靈之所

最透光的時髦平房 南加州90年老屋增建大改造

大雙拼格局彈性規劃 輕鬆打造優雅樂齡宅

LICC 倫敦國際創意大賽—台灣作品

希臘聖托里尼島上善用當地材料的基克拉澤斯風格永續建築

框架出盒子空間

Vitra「向個人辦公桌說再見」道別冰冷隔間辦公室 成為最強企業識別形象

台南慢活印象 愛上承先啟後的人文時尚

極簡中的細膩構思 樸實紋理回歸自然感受

讓古典與未來相融 黑洞上海店

熱門文章

人妻被當肥羊宰!交屋才驚覺「買貴50萬」 內行揭房仲過招要這樣喊價

不是民生社區!雙北最舒服居住地點在哪 內行人狂推「1首選」

新手房東問「怎麼篩選房客?」 眾人建議別租給一種人:沒好下場

出門不在家!住透天厝怎收宅配包裹 住戶揭曉了:東西沒掉過

台積工程師年薪500萬竟一家三口住30坪小房 建商揭1警訊

4大理財產品收益曝 專家:難怪富人都配房產3成

透天兩側「沒除毛」鋼筋整排外露 內行曝用途:台人厚道之處

十年前沒買房 需多付70個月薪水、還少1房間

為何月入10萬卻沒頭期款買房? 網一面倒指這原因是關鍵

比正常套房溢價、總價高 內行人揭:投資客很少去碰「這類型」

不交女友不玩樂、放假跑外送 他4年存50萬買房眾人傻眼

父母出頭期款、房貸手足一起繳 他未婚無子憂:未來過戶給侄子

他不解「為何預售屋比新成屋貴?」 內行人揭1關鍵因素

租到什麼樣房子最雷? 過來人點名遇到這兩種人會昏倒

友人繼承1500萬「怎麼操作才不會餓死?」 眾人都推1選項

原況中古屋超難找? 多數「這類人」裝潢好再賣:為墊高房價

現在買竹科預售屋還來得及嗎? 過來人分享觀點:中古屋較值得

台南別墅老宅租金1萬!網見「極簡廢墟風」驚:這是破厝吧

準備下斡旋房仲卻說「要加價200萬才賣」 他急問:這是話術嗎?

「老公背著我買房」 人妻氣擅自作主:以後怎麼走下去?

年輕人買不起房愛過「精緻窮」生活 網轟:還不是「這群人」害的

室外無景觀?建構專屬花園營造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

讓古典與未來相融 黑洞上海店

斡旋價幾乎等於開價 他崩潰:給房仲服務費是心酸的嗎?

她看房心累吐一句「賣家比貪婪的」 遭群轟:妳不也一樣

晚買房有多虧?10年前沒買房 需多付70個月薪水

租賃產業逐漸成形 租賃住宅代管家數創新高

漫遊京都 一住入魂的奢華優雅

情侶階段「想買房」一定要跟另一半討論嗎?網友掀兩派論戰

內湖和士林該買哪邊才好? 網認為:看路段才準

不只台北!數據曝「沒40歲買不起房成全台常態」

Joeman買房課銷售額破千萬 黃大米免費教「私藏3技巧」全場讚

他趕到台北幫女友搬家「想給個驚喜」 房東嚇傻吐真相

租屋族驚見「超高懸空床」 他笑問:樓梯倒了找誰來救?

找房一斡旋頻遇有人出價「什麼世界啊?」 過來人:仲介問題

北市還有「房價凹陷區」?他曝這塊:百萬內買蛋黃區最後機會

屋齡30年老房才有!他曝「1格局幾乎絕版」 全場有感:超實用

「鳥籠宅塞二房」電視擺正都難!網獲高CP最佳解:能正對沙發

高雄「3人上吊」透天凶宅開價1600萬 網諷:台灣連凶宅都很貴

他嘆現在投資房市難賺錢 網點出:能用「租金」抗通膨

買預售屋是什麼心態? 過來人曝這優點:成屋只能撿剩的

買房有附但沒車停「該賣掉車位嗎?」 眾人勸:你會後悔

贊助廣告

留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