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6條史詩級房產救市 專家:這招阿扁用過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銀保監會近日公布16條拯救房市措施,被喻為是「史詩級房產救市」,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指出,大陸此舉其實是「金融機構」在救「金融機構」自己,而運用房市融資放寬政策拯救金融機構,在台灣2001年陳水扁政府也曾經使用過。
中國大陸16條拯救房市措施包括鼓勵金融機構和開發商自主協商,對於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融資,融資展期一年,調降個人房貸首付比率和貸款利率。
李同榮指出,16條措施其實已經醞釀多時,為避免政策核心遭扭曲,因此選在二十大之後公布。16條拯救房市政策核心為,企業債務展期與融資,以穩定房企,並防止爛尾樓骨牌效應,支持個人購房信貸則促進市場流動性,「保交樓」目的在帶動整體市場銷售恢復。
李同榮表示,大陸祭出16條拯救房市措施,主因有三:
一、防止房市風暴導致社會問題
從2021年起,中國大陸爛尾樓停貸風暴逐漸由房企倒閉風潮擴大至全國,數十萬購屋者信心崩潰,眼看房市崩盤風暴將引發系統性金融風暴,對中國大陸56兆美元的銀行體系將造成嚴重打擊,並可能引發龐大購屋者損失所造成的社會混亂問題,金融機構不得不出手。
二、避免房市崩盤導致金融風暴
為什麼16條金融機構要拯救房市,其實說穿了就是金融機構在拯救自己的金融危機。2022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銀行面臨3500億美元(約10.5兆元台幣)的房貸損失。
中國大陸的金融機構面臨近2.4兆元人民幣(3560億美元)的呆帳損失,相當於6.4%的房貸將成為呆帳。德意志銀行也警告,至少7%的住房貸款面臨風險。
目前為止,中國大陸上市銀行僅公告,受拒繳風暴直接影響,而金融機構遭拒繳與拖欠房貸已達21億元人民幣(約合94億元台幣),眼看一場金融風暴即將上演,中國大陸只好由金融機構出手拯救一場空前嚴重的金融危機。
三、擴大內需藉以振興衰退中經濟
二十大之前,中國大陸已漸失去世界工廠的領導地位,中美商戰耗損外銷實力與經濟成長表現,加上疫情清零封城政策,對中國大陸整體經濟猶如雪上加霜。中國大陸在習近平「房住不炒」的最高指導原則下,金融機構為防自打嘴巴,忍住不敢在二十大前推出拯救房市政策,但在經濟嚴重衰退下,也不得不強推16條先穩住房企倒閉與爛尾樓風暴,才有機會穩住整體經濟的嚴重衰退。
李同榮最後指出,運用房市融資放寬政策拯救金融機構,在台灣2001年陳水扁政府曾經使用過,在歷經亞太風暴與房市不景氣的雙重影響,2000年政黨輪替後,陳水扁政府發現金融逾放比高達8%以上,也就是一百件房貸有可能八件會輪為呆帳可能。
為防止金融系統性風暴,陳水扁政府除了採取增值稅減半措施外,並提供2000億~8000億的購房利息補貼政策,此舉金融機構房市融資放寬政策,明為拯救房市,實為拯救金融機構風暴危機。
▪房地產、ETF投資哪個好?專家「理財和資產不同」:創造現金流才是真財富
▪月薪3萬、自備款3百萬...貸款借不到!行家「預算不用買滿」:3策略須調整
▪居住正義是空談?社宅少又難抽...專家:土地成本太高、地方執行資源不一
▪房市會受股市多空激戰影響?張旭嵐「賣屋遠水救不了近火」:預售屋才有差
▪不是台北!老屋市場最活躍城市是這都、7成買老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