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開價「比去年同地段高200多萬」 他怨太貴遭內行酸:不喜歡就走人

台灣房價上漲飛快,不少人都直呼買房真的好難。近日有網友分享,他到一棟老公寓看房,沒想到屋主卻開價1799萬元,遠高於去(2023)年在同地區、同樓層賣出1500多萬元的另一間房,讓他感到有點傻眼。話題一出引發網友熱議,有過來人直言,開價本就是屋主的自由,市場機制願者上鉤。
原PO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發文分享,近日看了一間老公寓的房子,開價1799萬元創新高,比去年同地段、同樓層賣出的1500多萬元多出不少,原PO好奇詢問仲介「為什麼開價這麼貴」,卻得到「這個開價符合現在行情,所以不太能談」的回覆,原PO隨後去估價網站計算,卻得到1300多萬至1500多萬元的預估值,價格落差讓他感到疑惑,「行情是怎麼估出來的?」
原PO接著提到,聽聞許多過來人分享「不要管開價先去看」,因此他便抱著能跟屋主談價的希望前去看房,想說開價1650萬元或許有機會跟屋主談,不料卻遭仲介以「低於1700萬不談」打槍,讓他不禁抱怨,「真是浪費時間欸,要是知道1700萬元以上才能談,就不約時間去看房了」。
貼文發布後,不少網友皆認為原PO的想法太不切實際,「房子是屋主的,他要賣1799還是799是他的自由,不適合就別看,不買最大,貴從來不是商品的問題」、「看房子也可以順便學個經驗,怎麼會是浪費時間,開價不喜歡就走人而已」、「沒有公定價,也沒有行情價,更没有合理價,只有你情他願價」、「你用其他鄰居比價是不對的,同樓層還有面向、前棟後棟、有景沒景的差別」。
此外,也有內行人表示,「不是專約,我建議找別的房仲來談看看,有時房仲透露的底價不是真的底價」、「整個覺得就是房仲試圖把價格抬高,房價就是這樣被推疊上去的,房仲收賣家4%、買家2%,哪邊的錢收比較多,幫誰講話成分比較大」、「有時候也是話術,還有房仲、代書那些的費用也都會反應在屋價上,所以太低對他們來說划不來」。
▪央行理事會明登場…銀行高層曝「大型行庫3警訊」 喊話:房市別再打了
▪遺囑對不動產繼承影響大 律師建議這三類人預立
▪何時回穩?不動產專家指「房市將由中南部領跌」 短期內市場有1變數
▪裝潢後發票要記得!備齊5資料、賣房時可免繳「百萬稅金」
▪月薪10萬「收支比」合規才有貸款8成? 資深房仲推估「月收需達這數字」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