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社區30年沒付過「分攤公共電費」 搬新家見帳單愣住:哪一年改的?

現在的房子大多是社區型的集合式住宅,公設多也讓住戶多了一筆公共電費,不過有一名網友就透露以前住舊社區都沒有分攤過這一筆費用,如今搬到新社區卻要多負擔電費,有過來人就透露電梯和機械車位是公共電費的主要來源。
原PO在臉書「買房知識家 A你的Q」貼出兩張電費帳單,一張是舊社區的,另一張是新社區的,但新社區的電費單裡多了一筆「分攤公共電費1102.8元」。他說住家是30年的舊社區,電費單裡從未有分攤公共電費,但現在買了新建案的社區,收到帳單後卻發現多了一筆公共電費要分攤,讓原PO好奇想問「是從哪年改的法規?」
貼文引起眾人熱議,「你不付公電,就是管委會要付,相對管理費比較高,羊毛出在羊身上,公電不可能沒人付」、「舊社區=管委會支付,新社區=依戶數分擔,我也是繳公電多於自用電的那群人」、「分攤公電費不是正常嗎?原本覺得我們社區800多很貴,現在看完你的覺得還好」、「屋齡10年內大樓很多的都是這樣分攤公共電費,因為公設多,舊大樓公設很少,耗電設施很少,所以要看管委會決議」、「現在的大樓都是這樣,公設比很重要」。
還有網友認為電梯和機械車位是公共電費高的主因,「我們這裡公寓電梯公費分攤,也比自己使用的電費貴」、「電費2個月一期1100不算貴,幾個可以減少共用電,感應式燈具、LED節能燈泡,如有多部電梯建議使用連動控制,公設使用時住戶合理用電」、「應該是有機械車位,然後電費讓所有住戶包括沒買機械車位的人出」。
▪新青安會迎斷頭潮?專家「下半年有最後上車潮」:靠爸媽金援是趨勢
▪房貸為何難過關...明明一樣年收百萬!內行曝銀行最怕1帳戶、過件率翻倍養法
▪換屋族注意!專家建議「先賣後買」:貸款5成、土地增值稅一併解決
▪房屋稅突然變便宜?自住稅率降至1% 網驚:「這波政府是真的讓利?」
▪看北投房的人也會看這裡房!北北桃這3區買家重疊率高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