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銀行業有足夠資本緩衝 房貸風險可控

近年房價高檔,加上中央銀行加強不動產授信控管的背景下,中華信評今日舉辦「2025年台灣金融業信用焦點」會議,中華信評副首席分析師何思嫻指出,即使不動產逾期放款壓力升高,台灣銀行業仍有能力吸收房地產市場潛在風險,整體風險仍屬可控。
何思嫻表示,雖然外部經濟壓力升高,可能導致信用損失增加,但台灣銀行業資本緩衝良好,有助因應不確定性。截至2025年,台灣銀行資產品質仍可維持強韌,授信成本雖略微上升,但仍低於亞太同業水準。
指出,銀行業者對不動產放款持續控管,房貸成數維持在55%至60%之間,多數銀行也具備良好資本緩衝,應可因應房市中等程度的價格波動。不過,若房市進一步修正,部分中小型銀行或房貸集中度高於平均者,恐面臨獲利與資本壓力。
中華信評報告顯示,2024年在新青安貸款帶動下,房貸年成長率達10.4%,不過,受到主管機關加強不動產授信監理的影響,銀行房貸動能可望趨緩,成長速度將回歸審慎。
中華信評指出,銀行在不動產授信占整體放款約三分之一,貸放成數偏低,加上備抵準備充分,即使面對壓力情境,如房貸不良貸款(NPL)升至2%、土建融(購地貸款與建築興建工程貸款)NPL升至6%,合併授信損失仍將低於25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銀行業核心獲利仍有能力吸收風險。
🏠udn房地產-推薦新聞
▪日本房市崩過一次台灣能承受?專家:楊金龍是先知早就警告了
▪年輕人買什麼房?聯徵數據顯示兵分兩路 專家曝因
▪房東搶生意砸飯糰店!日籍老闆反成全民偶像:這才是台灣人該挺的店
▪樓王又見一坪5千元租金 房仲:西區也在漲
▪降價了?這都預售屋均價較上季跌5% 房仲曝貓膩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