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房產詐騙常見手法TOP 10!「地面師」冒名轉讓、假檢警奪產 這些套路超狠

示意圖/ChatGPT
示意圖/ChatGPT

「房」詐套路層層疊,一不小心就中招!

2024年6月,一名60多歲的長者接到自稱高雄苓雅社會局的來電,對方聲稱其身分證遭冒用申領補助金,要求開通網路銀行並提供帳戶資訊。長者一時慌亂,信以為真,最終損失超過千萬元新台幣,這起案件在台灣社會掀起熱烈討論。

近年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房產租賃與交易更成高風險區。從假房東詐財、假買家騙訂金,到人為操控房價,稍不留神就可能落入陷阱。有人租到「一屋多租」,最後無處可住;有人賣房卻遇到假買方開出超乎行情購買價格誘騙,甚至有人收到法院通知,才知房子已被法拍。《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整理出房產詐騙常見的十大手法,快來了解這些黑心招數。

No.10 假買方詐騙

現在假租客、假買主越來越多,屋主一不留神,房子就可能被轉走。詐騙者常裝得誠意十足,先爽快付頭期款博取信任,再趁機辦理過戶,甚至把房子拿去抵押借貸,銀行撥款後直接落跑。屋主不只收不到尾款,還可能得背債贖回房子,簡直惡夢一場。不少案件都是屋主輕信對方,把權狀正本、印鑑證明、身分證影本和印鑑章交給他人代辦,結果讓人有機可乘。

想多一層保障,建議盡早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在地政事務所註記自己和家人的手機、Email,一旦房產有過戶或移轉申請,系統會立即發出通知,讓你能第一時間察覺異常、及早應對;像信義房屋近年也積極推動相關防詐服務,2024年更與台北市政府合作推出「五福臨門」一站式服務,讓民眾在申辦地籍異動即時通的同時,也能一併完成水、電、天然氣、郵務等更名手續,省時又安心。

No.9 假屋主、房東詐騙

臉書租屋陷阱越來越多,租屋族真的要睜大眼。詐騙者常假冒屋主、房東,上傳美照、標榜租金便宜,吸引租屋族私訊,甚至用話術騙說人在國外、不方便看房,要求先匯訂金或保證金「保留房源」,一收錢立刻人間蒸發。2024年台北就有一名前地產公司高層,惡意不繳房租後冒充屋主,轉租給四人騙走38萬4千元,引發網友討論,網友怒批「詐騙判太輕根本無法有效遏止」。

許多租屋社團都直接寫明:「未看房就先匯款就是詐騙」,提醒大家別被低價吸引就貿然下訂。想避開詐騙,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買房或租屋務必確認簽約人是否為屋主或授權代理人,透過證件、謄本查驗身分,或請專業人士協助把關;對於「急著要錢」、「急著做決定」、「低於行情」等異常狀況要特別警覺,交付現金務必索取單據,流程不清就別貿然交易。

No.8 偽造代筆遺囑

示意圖/ChatGPT

偽造代筆遺囑,是一種專門鎖定無人繼承、或家屬久未處理遺產的詐騙手法。詐騙集團會透過地政資料,找出已故多年、尚未辦理繼承的屋主,再偽造一份看似合法的遺囑,聲稱房產已被生前指定轉贈特定對象,而這些對象往往就是詐騙集團成員。過程中還會找里長、律師、公務員擔任同夥人,利用職務掩護詐術,讓整份文件看起來滴水不漏。

像是2024年爆發的首宗「台版地面師」案件引發社會譁然,三年內靠假遺囑騙走超過1.4億元,涉及14筆土地、7間不動產,最終台北地檢署將里長、員警、律師、戶政人員等44人起訴,這類手法不只鑽法律漏洞,更觸碰高齡化社會的痛點,網友不滿表示:「台灣司法也淪陷,成為詐騙集團的共犯」、「這種學法律的,建議撤銷執照跟處以重刑跟不得假釋,看看這樣能不能遏止」。

No.7 假檢警詐騙

詐騙集團常假冒檢察官或警察,他們用一套話術營造緊張氣氛,開口就是「你涉嫌刑案」、「帳戶被盜用」,要你立刻配合調查,交出現金或貴重財物以供「監管」,甚至要求他們匯款或抵押房產,並以「保密協定」作為藉口,避免引起銀行或警方注意。

很多人接到詐騙電話,一時驚慌失措,不敢多問、不敢求證,就這樣一步步走進陷阱,把一輩子的積蓄、甚至房子拱手送出。2024年12月,一名70多歲的退休女醫師就是這樣被騙,對方假冒檢警,聲稱她涉入洗錢案,她嚇得照著指示交出大量現金,還把名下七間房產拿去質押,最後慘賠7,300萬元,網友憤怒表示:「判刑6年6月,三年後可假釋(三年便有7300萬元)真是值得,難怪詐騙盛行」、「詐騙應該比照貪汙判刑」。

No.6 假裝潢詐騙

示意圖/ChatGPT

裝潢蟑螂的話術聽起來專業又熱情,還承諾幫你打造理想中的夢想家園,但當你簽約付了預付款,人就開始神隱,留下的是拆一半的牆面、做不完的工程,和一肚子氣,網友表示:「昨天在Threads看到花20萬停損的」、「工料雙漲、缺工影響,有不少老屋翻新然後爛尾的案例」。

這類詐騙手法常見套路,就是營造「缺工搶手」、「限時優惠」的緊迫感,逼你趕快簽約。開工後又用「材料漲價」、「人力成本提高」為由,不斷追加工程款。要避開裝潢陷阱,室內設計師建議先確認裝修公司是否合法登記、有好口碑。簽約時採用定型化契約,條款清楚才有保障;付款應依進度分期,不要一次付清;也可使用信託機制,由第三方控管資金,驗收後再撥款。若無法親自監工,可請專業協助,把關品質,避免成為裝潢蟑螂的受害者。

No.5 斡旋金、定金詐騙

斡旋金、定金詐騙屢見不鮮,無論是租屋還是買房,都可能遇到。對方常冒充仲介或中人,用「保留房源」、「促成交易」催你匯款,一旦得手就消失,房子沒拿到,錢也追不回來,網友分享,「越急越不買,詐騙就是用急這招讓人誤判」、「我聽到要先付錢約看房的一律略過」。

為了避免這類陷阱,不少房仲業者推出「履約保證」服務,像信義房屋的SinyiCare,就由玉山銀行專戶保管買賣款項,依照交易進度分段撥款,並透過安信建經公司擔任公正的第三方,控管資金與交易流程,錢不到位、房不過戶,保障雙方安全;這項免費服務,是目前唯一由銀行擔保的機制,讓交易不再像賭一把,而是真正安心、有保障的選擇。

No.4 契約詐騙

契約詐騙在房產交易中手法多樣,無論買賣方都有可能受害。詐騙者常利用買方擬定的合約,在付款條件或交屋細節動手腳,像是隱瞞實際付款時程、設下不合理的分期方式,讓賣方無法如期收款,權益直接受損。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提醒,無論買房或租屋,簽約前務必詳閱契約內容,尤其要注意價金、付款方式與交屋條件等細節,若有疑問務必當場提出,避免事後陷入糾紛。

房客若沒仔細審閱內容,可能不小心簽下對自己不利的條款,台中一名女子租屋時,因未細看契約、在房東催促下簽約,沒注意到其中附有空白本票,退租後遭求償241萬元。房東則強調求償有據,雙方因條款認知不同,最終對簿公堂,該事件帶起討論聲量高峰,網友表示:「這房東心機真重,有夠奸詐」、「合約真的要看清楚,尤其是清潔費用」。

No.3 地政士、代書詐騙

民國90年,立法院將代書正式定名為「地政士」,本是保障專業、守住交易安全;然而,詐騙集團經常利用民眾對專業人士的信任,冒充地政士或代書,與不法房仲合作,進行過戶或申請貸款等詐騙行為,一個不留神,房子、存款全被捲走。

2024年12月16日,台中刑事局破獲一樁詐騙案,涉案金額高達3億元,手法環環相扣。詐騙集團與地政士勾結,先以假交友、假檢警博取信任,再由地政士出面製作假文件、辦理房產過戶,過程看似合法,實則步步設局;全案共約20人受害,其中一名台北女子更因此損失5,300萬元,還在詐騙集團慫恿下持續還款,營造是合法借貸假象,直到真相曝光才驚覺遭騙,網友表示:「地政士要做詐騙都很容易,應該立法加重處罰」、「詐騙已經是一條龍產業」。

No.2 假房貸詐騙

急著用錢時,最容易被「低利房貸」、「信用不好也能貸」這類話術騙進陷阱。詐騙集團會假借幫忙之名,騙你簽空白授權書、交出權狀,再和融資公司、地政士串聯,用合法外包流程把房子過戶;最危險的是,文件細節若沒寫清楚,比如沒標明抵押權金額,可能會讓你背負無上限的債,網友表示:「台灣詐騙集團分居各處,抓也抓不完!」「司法的輕判,讓這些人得不到教訓」。

防範房貸詐騙,幾個細節務必留意。不明人士主動上門提供「免費服務」時應提高警覺,並查證對方是否為金管會核准的合法金融機構;同時,定期查詢房屋權狀異動,是守護資產的基本步驟;另外,合法貸款絕不要求事前匯款,若對方索取「審核費」或「保證金」,應立即停止並報警處理。

No.1 假投資真詐財

示意圖/ChatGPT

房產詐騙中,討論度最高的就是利用投資名義進行詐騙的手法。2024年5月10日,社群平台上一則詐騙案件才公開,當天就有高達1,425筆相關討論。一名網友控訴,76歲的父親因加入LINE股票操盤群組,竟被騙走市值約3,000萬元的房產,消息曝光後引發高度關注,雖有人質疑為創作文,但也有網友認為,「這案件越滾越大越好,至少引起警政機關的高度重視了」、「房子可能可以拿回來,但是錢.....應該沒辦法了」。

這不是個案,而是假投資真詐騙的縮影。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光是2025年2月,假投資真詐騙受理案件就高達2,258件,財損金額突破35億元,成為最常見的詐騙手法。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黃雅萍表示,詐騙集團常透過FB、Google、Tiktok等平台投放假廣告,以「養、套、殺」手法逐步騙取資金;為了加強防堵,政府已要求六大平台設立台灣法律代表、推動廣告實名制,並透過AI技術長期監控,全力加強打詐行動。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03月19日至2025年03月18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名家專欄/詐騙何其多!徐佳馨解析避開房產詐騙這樣做
懶人包/買房新手必看!這些服務助您遠離購屋糾紛
詐騙集團最愛乾淨房!長輩繳清房貸不能安心?徐佳馨:少這步驟反而難被騙
內湖母女遭詐騙1200萬輕生!「怎麼不去死」言論惹議 打詐儀表板揭露台灣慘
懶人包/LINE帳號被盜暴增8成!揭「3種」常見方式釣魚 預防自保一次懂

房產新訊
3月中古屋交易 衰退2~3成

3月中古屋交易 衰退2~3成

房產新訊
打炒房、關稅戰等因素 3月中古屋成交量年減逾兩成

打炒房、關稅戰等因素 3月中古屋成交量年減逾兩成

房產新訊
商辦交易額下滑43%

商辦交易額下滑43%

延伸閱讀

3月中古屋交易 衰退2~3成

3月中古屋交易 衰退2~3成

打炒房、關稅戰等因素 3月中古屋成交量年減逾兩成

打炒房、關稅戰等因素 3月中古屋成交量年減逾兩成

商辦交易額下滑43%

商辦交易額下滑43%

成屋買氣回籠 住商:3月交易量月增37.4%

成屋買氣回籠 住商:3月交易量月增37.4%

相關新聞

3月買氣稍回神 房仲:這局勢有利市場修正

3月買氣稍回神 房仲:這局勢有利市場修正

旺季不旺!3月交易年減三成 房仲:換屋族也讓步了

旺季不旺!3月交易年減三成 房仲:換屋族也讓步了

原來是新聞/真假!政府打房非為降房價?把握購屋甜蜜點「甜價」這樣估

原來是新聞/真假!政府打房非為降房價?把握購屋甜蜜點「甜價」這樣估

貸款時房子都拿去抵押了…為何仍要查收入? 銀行在意2點:跟當鋪不一樣

貸款時房子都拿去抵押了…為何仍要查收入? 銀行在意2點:跟當鋪不一樣

仲介費何時該付?他疑惑太早匯款就沒服務 網推1方法:全放屢保解決

仲介費何時該付?他疑惑太早匯款就沒服務 網推1方法:全放屢保解決

舊飯店改建 變身豪宅、頂辦…西華璞園總銷挑戰200億元

舊飯店改建 變身豪宅、頂辦…西華璞園總銷挑戰200億元

熱門文章

租金補貼遭凍結 國土署:無法自行解凍或流用衝擊

租金補貼遭凍結 國土署:無法自行解凍或流用衝擊

2000萬房子五年內變1180萬…月薪五萬買得起?Jet Lee:依然是很難輕鬆達成的目標

2000萬房子五年內變1180萬…月薪五萬買得起?Jet Lee:依然是很難輕鬆達成的目標

沒有撫養長輩、年薪超過44.6萬!「單身貴族」1公式算出綜所稅額

沒有撫養長輩、年薪超過44.6萬!「單身貴族」1公式算出綜所稅額

台北市四處社宅今起聯合招租 釋出1261戶規模最大

台北市四處社宅今起聯合招租 釋出1261戶規模最大

旺季不旺!3月交易年減三成 房仲:換屋族也讓步了

旺季不旺!3月交易年減三成 房仲:換屋族也讓步了

貸款時房子都拿去抵押了…為何仍要查收入? 銀行在意2點:跟當鋪不一樣

貸款時房子都拿去抵押了…為何仍要查收入? 銀行在意2點:跟當鋪不一樣

商品推薦

租金補貼遭凍結 國土署:無法自行解凍或流用衝擊

租金補貼遭凍結 國土署:無法自行解凍或流用衝擊

永和大陳都更最後一塊拼圖 遠雄砸190億蓋39層超高大樓

永和大陳都更最後一塊拼圖 遠雄砸190億蓋39層超高大樓

北市新屋單價 全站上百萬元

北市新屋單價 全站上百萬元

北市蛋白區新屋 坪價逾百萬…文山、萬華、士林身價大漲

北市蛋白區新屋 坪價逾百萬…文山、萬華、士林身價大漲

新屋議價空間小 買賣方拉鋸

新屋議價空間小 買賣方拉鋸

北市美食商圈 店面租金飆 …義區永吉路每坪金額近萬元

北市美食商圈 店面租金飆 …義區永吉路每坪金額近萬元

小坪數微型店 成趨勢

小坪數微型店 成趨勢

賣房必修課!會計師手把手教你辨別新舊制、報稅算法

賣房必修課!會計師手把手教你辨別新舊制、報稅算法

青年屋主全台達114.4萬戶 桃園占比最高

青年屋主全台達114.4萬戶 桃園占比最高

沒有撫養長輩、年薪超過44.6萬!「單身貴族」1公式算出綜所稅額

沒有撫養長輩、年薪超過44.6萬!「單身貴族」1公式算出綜所稅額

5月所得稅懶人包/每人都有21萬減稅額度、滿足「1條件」年收62萬免稅

5月所得稅懶人包/每人都有21萬減稅額度、滿足「1條件」年收62萬免稅

房產詐騙難防連醫師也受害 房仲業者推「必知保房術」

房產詐騙難防連醫師也受害 房仲業者推「必知保房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