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50年老屋成交占比跳增 坪價較低、危老改建誘因大

重建誘因、房價負擔低,北市買房向半百老屋靠攏;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去年前三季台北市屋齡50年以上老屋成交占比,較十年前增逾10個百分點,顯示高房價時代,老屋成為民眾購屋必要選項之一。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台北市近年50年以上老屋成交占比上揚,有三大原因造成,首先是老房子數量與日俱增,老屋供給量增,成交量自然增加。
其次,他分析,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2024年第3季12個行政區預售屋每坪成交均價全數站上百萬元,相較之下,50年以上老屋每坪成交價僅約預售屋五至七折,「低單價、低負擔、實用坪數較高」,讓部分購屋族轉向購買屋齡半百老房子。
三,中央與地方政府積極推動老屋重建,台北市更喊出「大都更時代」來臨,不僅祭出了都更八箭,更盤點出台北市逾1,000公頃需要通盤檢討的都更土地,可能使一些民眾產生「押寶」心態,推升半百老屋成交占比。
據內政部資料顯示,2024年前三季住宅買賣總筆數達12,338筆,其中屋齡逾50年房屋達1,613筆、占比逾13%,相較十年前交易筆數僅228筆、比重僅1.1%來說,比重增逾10個百分點,半百老屋交易占比快速攀升,顯示高房價時代且薪資漲幅有限,讓民眾購屋逐漸往相對低總價、低單價的老屋產品移動。
不過,何世昌表示,購屋族購買屋齡逾半百老屋若是以長期自住為考量,需留意後續裝潢、整建費用;由於近年營建業缺工嚴重,工人薪資上漲,尤其是裝潢缺工問題嚴峻,不僅拉長裝潢工期,且近年裝潢費用昂貴,費用節節高升。
且若裝潢費用超過房屋總價20%,買老屋不見得划算。另外,屋齡逾半百老屋整合重建時間長,包括住戶間對未來改建是否有共識、政府都更審核時間等,因此老屋重建過程是否能有效率都是一大考驗,因此冀望投資老屋等待重建的屋主,最好將重建實現機率低的情況納入購屋前考量。
▪台積宅已失去價值?專家提關鍵5點:誘因雖消失、但房價始終看區域發展
▪房市噴完5年漲幅...去年買高點慘了?專家:時間拉長、房地產是印鈔機好友
▪新青安明年退場...政府有新招?專家分析4大方向:或許會與建商合作
▪房價1坪回到8萬…生活將美好幸福?邏輯投資:房價不可能忽然週年慶憑空打折
▪房跟股「正相關」且連動非常明顯!清流君:房市若飆漲、股市漲更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