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爛尾樓 建商搶接手


專家指出,有些爛尾樓透過法拍成功拍出,有的則由建商或資產公司接手推案銷售,大多數爛尾樓都能夠絕處逢生。
安信建經統計台北市近年五大爛尾樓動態,包括中山區「松下國賓」、萬華區「京都大觀」、大安區「上品硯」、中正區「致和園」與北投區「藏寿馥A區」等五個爛尾樓,預估合計案量逾百億元以上。
安信建經總經理張峰榮表示,台北市寸土寸金,住宅供給緊繃,雖然仍然會有開發商因資金等問題產生爛尾樓,但只要爛尾樓不要遠在山邊、位置太過偏僻,通常很快就會有新的業者接手。
根據資料顯示,萬華「京都大觀」由鼎麗資產接手,在2018年更名為「ONE@台北」,目前已經售完。先前中山區「松下国賓」因原建商破產倒閉,後來中登建設接手續建,更名為「松下國賓」,已於今年重新銷售,顯見這兩個爛尾樓雖然過程曲折,但同樣都有好的結果。
至於大安區「上品硯」、中正區「致和園」與北投區「藏寿馥A區」等三個爛尾樓案,全部走上法拍程序;其中「上品硯」由豐泰資產得標,「致和園」由茂德機構總裁張高祥拿下;而「藏寿馥A區」多數戶別已拍定。其中以仁愛路二段的「致和園」案量最大,預估未來重建後案量可望達90億元以上。
張峰榮分析,台北市土地開發已漸趨飽和、素地稀少,而舊建物重建之產權整合又耗時,因此只要有爛尾樓釋出,而區位及地段不差,銷售去化無虞,且經評估具有一定合理利潤、產權整合有望,往往就會成為業者競逐之標的。
另外,他建議,地主不管是與建商協議一般合建、或者危老重建,若想避開爛尾樓風暴,應篩選有信譽、實績良好的建商,或是透過建經公司的全案管理一條龍服務,才能順利推動危老重建。
▪房地產、ETF投資哪個好?專家「理財和資產不同」:創造現金流才是真財富
▪月薪3萬、自備款3百萬...貸款借不到!行家「預算不用買滿」:3策略須調整
▪居住正義是空談?社宅少又難抽...專家:土地成本太高、地方執行資源不一
▪房市會受股市多空激戰影響?張旭嵐「賣屋遠水救不了近火」:預售屋才有差
▪不是台北!老屋市場最活躍城市是這都、7成買老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