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向設計新作 寧靜內斂的心靈別所
【⽂.室內雜誌編輯部】
新型態的豪宅,不再只是追求富麗堂皇的設計,而是將寧靜與高端訂製視為核心。大向設計新作《別所》,正是緊扣這樣的理念,替業主在繁忙城市中打造一座安放身心的港灣。
雪中小屋與簷廊的日式意蘊
本案坐落於有著豐富人文歷史底蘊的台北市大直區,設計師提到,由於業主週間多居住於新竹,僅週末北上、或招待親友時短暫停留,因此,《別所》也如其名,是他們在台北的另一個住所;考量到空間場景的可變性,設計團隊打破制式格局,嘗試保留使用彈性,並利用化繁為簡的手法淬鍊雋永典雅之美。
得益於建物的玻璃帷幕立面,室內坐擁絕佳的三面採光優勢,所有生活軌跡皆沐於光線之下,描繪清新氛圍。不過,設計師說道,基地條件受限於大樑結構,天花板高低不一,且陽台與主臥有著無法更動的橫樑,整體格局擘劃頗具挑戰,對此,設計團隊首先依照橫向低樑的走向界定出公私領域的軸線,並將入門與臨窗的兩道低天花,形構反轉成簷廊意象,再佐以相異的地坪材質,勾勒出無形的邊界;這道長向簷廊除了身兼中介角色,也擔負起延伸視線的作用,成為裡外緩衝與心緒轉換上的過渡。
設計師進一步分享,他們刻意壓縮了玄關空間的體感,形塑曲徑幽微的印象,緩步走入室內,木質天花與石材地坪映入眼簾,構築出雪中小屋之感,同時營塑一種從拘束到豁然開朗的心境對比;軸線的劃分與推展,以及窗景的綿延,在在體現了「從屋裡看屋外」的巧妙趣味。
溫潤質地的徐徐開展
玄關的兩道石材片牆除了與樑柱產生呼應,亦將場域界線定義的更為清楚,脫開的片狀結構不僅帶來了光影流動的變化,也隱約保有視覺的穿透性,搭配中島的線性燈具,讓量體之間的語彙串聯更為豐富。
本作動線多元,利用多道隱藏拉門兼顧開放或隱私的情境交替,居者可藉由不同的路徑進入空間中,減少相互干擾的影響,也能找到屬於自己最舒心的角落。針對全案的材質選用,設計師則依循基地環境的恬靜氣息,低限度地選用木質、天然石材,映襯遠離喧囂之想望。
圖片提供」大向設計
閱讀全⽂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室內interior
《室內interior》是一本綜觀設計、人文、美學的雜誌,1989年創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觀瞻的視野,透析了空間與設計的定位,拉近台灣與世界的空間座標。雜誌內容選輯建築與空間作品的精彩實例。當期焦點主題採用中英雙語呈現,詳述設計概念、佈局規劃、美學精神,無論本土意識、國際觀、小眾口味,實驗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競技。 《室內interior》除了精選原創設計作品,亦關懷文化與教育,雜誌收錄內容觸及生活美學、時尚、藝術、人文、設計、觀點等議題,同時擁有歐洲、美洲、亞洲等地的特約撰述和攝影專家,提供當地之設計、建築、藝術、文化、工藝與科技等深度報導,為讀者帶來多元視角,以及更豐富的閱讀思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