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灣首季推案大減25% 1因素第2季起死回生?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第1季住宅案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約2,380億元,年減818億元,年減幅達25%。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第1季表現雖不佳,但第2季有創史上天量單一新案「南港國際調車場案」支撐,與去年上半年有得比拚,股市劇烈起伏是否影響資金轉往穩健的房市則值得注意,若確有此況,將有利下半年起死回生。
住展調查,台北市第1季推案量為544.5億元,年減30%,相比去年同期三個百億元大案拉抬,今年只有大安區德運建設一案來到80億元,其餘皆在50億元以下,台北市房價高、去化慢的特性,逆勢環境下讓建商保守。
新北市與桃園市各為21%、14%的減幅,第1季推案量分別為900億元、688億元,新北市今年第1季仍在板橋區、三重區有新潤、愛山林、新濠的百億元指標案亮相,然推案個數量縮水1/3,建商相當謹慎。
桃園市去年同期在A7地帶有富宇建設的百億元案,今年首季未見百億元大案,僅威均、麗寶、長虹(5534)三建商案達50億元,青埔、A7都有指標建商案公開時間遲無下文。
新竹地區今年第1季只推出173億元新案量,比去年同期少了一半,僅新竹市北區金弘建設新案來到20多億元,超過10億元只有五案,其餘都是小案,去年前三月可見70到90億元的數個新案,今年無影無蹤,建商避風頭味道濃。
陳炳辰指出,第2季為房市旺季,包括北市南港區、桃園龜山區,新北市林口區、三重區,以及新竹地區的東區、新豐鄉都有知名建商話題案,如國泰(2882)、富宇(4907)、長耀等,加上有小宅規劃,配合低首付的訴求,預料可成區域亮點。

▪北市30年老屋躍交易主流 屋齡不到十年住宅交易降至17%
▪少子化怪房價太高?專家:其實兩個是不該被綁在一起的選擇
▪葉芷娟半年內看53間房!親揭首購經驗:買房非衝動是計畫與溝通的結晶
▪買房買車哪個優先?全網一面倒狂勸「負資產別碰」:先買少賺很多
▪南部房市不妙?甲山林董座「3個字」回應 現場全明白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