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降溫竹北7字頭卻掀搶購 新竹縣市預售近半年漲15%

今年房市已經降溫,但近期竹北預售案開價7字頭不低,卻意外掀起排隊潮,引起大眾對竹北房市關注,台灣房屋統計新竹縣市近一年實價登錄預售交易資料,今年上半年新竹縣市成交均價34.3萬元,較去年下半年漲幅達14%,新竹市則從均價32.9萬元到39.7萬元,半年來漲幅達20.7%,相當驚人。
進一步觀察,新竹縣當中,近半年漲幅最大的是芎林鄉,去年下半年均價還是25.7萬元,但今年上半年因「太睿境」賣出不少4字頭的高價,使芎林均價直逼39.6萬元;成交均價最高的則是竹北市43.1萬元,較半年前漲7.5%。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由於立法院可能在下半年會期排審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對預售屋祭出轉售限制,因此今年下半年起各地預售案場買氣趨緩。
不過,竹北卻仍掀熱賣,主因為科學園區發展蓬勃,加上竹北人平均年所得近150萬,為全台收入第一名的行政區,頗有新天龍國之勢,購屋實力堅強。
此外,今年六月聯發科簽下竹北高鐵特區的「新竹專二地上權案」,預計2027年完工;智邦、緯創等科技大廠也將進駐竹北AI智慧園區,科技人才持續湧入,竹北開發面臨飽和,房市供需失衡,才會導致高價搶房的現象。
觀察竹北實價登錄,排除一樓交易,今年最高價的預售案為興隆路上的水岸宅「極至惠友」,18樓賣出單價65.9萬元,位於縣政府公園第一排的景觀宅「新業京御苑」,25樓也賣出單價65.5萬元的高價,顯見竹北精華區的新案幾乎都坐穩五字頭,高樓層也有六字頭的身價。
台灣房屋竹北文化直營店店長陳熒竺表示,不少購屋者都是總價考量,竹北高鐵站區的小坪數,低總價案件稀缺,因此在看好園區發展,預期價漲的誘因下,少數低總案確實可能造成市場關注。
不過大多數的自用型購屋者,今年下半年起出價趨向理性,目前高鐵、縣一、縣二仍是市場首選,主流產品以總價1500萬左右,2-3房的產品為主,也因為供給有限,買氣逐漸外擴,包括寶山、茄冬和芎林,不少透天產品,近年買氣也頗高。
張旭嵐提醒,由於預售交易後續若解約,實價登錄可能無法及時更新下架,因此不見得完全反映行情,建議購屋族對區域行情仍應長期觀察,避免因氣氛而追價買高。
▪社會風氣才買房?房東「不願租老人、沒工作證」 他嘆:只是為了有地方住
▪交屋前發現房仲隱瞞漏水!該提告或協商減價?專家3實務建議:兩方同時求償
▪買房議價怎麼避免當冤大頭?專家教戰「5大技巧」:可以適時表現猶豫
▪「坪數小又貴離市區遠」的透天是較好選擇?張希希:未來更有機會都更
▪台積電投資美國、導致台積宅「GG」?達人搖頭指1關鍵:產業鏈很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