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社會框架」?年輕人買不起但「不想買」也很多:選擇精緻生活

現在很多年輕人會認為沒必要買房。
有些是家裡本來就幫他準備好了,他想著以後等繼承就好。
而有些則是純粹覺得「辛苦積累的錢,拿去買價格被炒高的房子,何苦?若手上有點錢,還不如去買買ETF存錢、想出國就出國、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精緻生活對自己好一點。
而且租屋還蠻彈性的,沒有被綁住的問題。若買了房子,工作做得委屈還不能離職,因為有房貸必須扛」等等諸如此類的想法。
不論他們是因為「買得起但不想買」,還是「其實他們想買,但買不起」,以結果論,他們就是沒打算買房子。
甚至隱隱約約感受到,他們有點像在跟社會表達「結婚買房生子說穿了就是社會框架,是你們大人創建的遊戲」,這就如同直男完全不理解為什麼會有情人節的產生,兩者差不多有87%相似。
固然,「要不要買房」一切都是個人的選擇。別人認為的好與壞,也並不適用於每個人身上。今天只是以平常觀察到的社會現象進行闡述。
◎本文內容已獲 Lin's竹北房產筆記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udn房地產-推薦新聞
▪有錢人不買房了!內行曝轉買「土地」:不是為蹲開發、是建立資產防線
▪年薪5百萬才算中產?他貼國發會研究打臉:買不起房不是因為薪水低
▪房市泡沫化是必然?網提「5關鍵」:一定會出現M型化趨勢
▪6百萬房已經翻倍...但要換房好難!專家:1間自住、2間以上才有翻身可能
▪租房人生才輕鬆?專家:租金正落後補漲 按公式恐倍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