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滿水位緩解 國銀不動產放款占比探低點

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12月底整體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是26.44%寫七個月新低,有13家銀行承做不動產放款比率逾27%也追平七個月低點,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說,不動產放款比率下滑是因去年底存款增速、遠大於不動產放款所致。
一家銀行主管說,不動產放款比率的計算,分子是不動產增量、分母是總存款加計金融債,若銀行要控管不動產比率,只有兩條路,一是增加存款加金融債的分母,二是減少不動產承作量的分子。
但年底適逢交屋潮,各銀行要減少不動產新增量不易,只能朝增加總存款等分母一條路,以暫時紓解房貸滿水位現象,「錢」荒要真正舒緩可能要等到真正不動產分子增幅趨緩,才會較為明顯。
依《銀行法》72-2條,銀行辦房貸、建融及商辦等不動產放款總額,以總存款加金融債總額30%為限,市場視為「不動產放款天條」;各銀行內部多以28%為警戒水位,超過者就會拉高房貸利率、砍成數因應。
以去年12月底個別銀行家數來看,逾27%者有13家追平近七個月低點,其中11家銀行占比落在27%至28%警戒黃區,另僅剩一家銀行落在28%至29%警戒紅區,超過29%則僅星展銀一家。
侯立洋說,12月星展銀不動產分子、存款分母都減少,但因分母減少量大於分子,使不動產放款比率又破29%。
落在28%至29%警戒紅區者大幅下降到一家是17個月來低點,是因為各銀行控管不動產,存款增量遠大於不動產放款,27%至28%警戒黃區則是11家,主要是從「紅區」疏散到「黃區」。
他說,年底不動產放款餘額15.16兆元、存款加金融債餘額57.33兆元,存款加金融債月增量0.73兆元遠高於不動產月增0.16兆元,使不動產比率大降。年底存款量大增是因企業國外貨款收入、境外投資獲利了結匯回所致。
▪台積宅已失去價值?專家提關鍵5點:誘因雖消失、但房價始終看區域發展
▪房市噴完5年漲幅...去年買高點慘了?專家:時間拉長、房地產是印鈔機好友
▪新青安明年退場...政府有新招?專家分析4大方向:或許會與建商合作
▪房價1坪回到8萬…生活將美好幸福?邏輯投資:房價不可能忽然週年慶憑空打折
▪房跟股「正相關」且連動非常明顯!清流君:房市若飆漲、股市漲更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