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媽 卯起來送房…半年贈與移轉創同期新高

政府近期針對多房者課以重稅,全台「富爸媽」們紛紛卯起來送房,住商機構盤點內政部統計,全台上半年贈與、繼承移轉棟數達二萬八千七百七十一、三萬七千三百六十七棟,創下自一九九一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最高與次高紀錄,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說,近期政府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加上七月囤房稅二點○上路,高資產族為達節稅功效,大多選擇贈與房產與親人,贈與移轉棟數成長不少。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雙北房屋稅持有成本高,更有贈與房產予親人的節稅需求。

賴志昶提醒,每人每年都會有二百四十四萬元的贈與免稅額,若為現值較低的房產,可藉由此操作節稅,惟不管是贈與或繼承節稅,需考慮受贈人或繼承人將房屋賣出後,是否會產生較高稅費的可能性。

房屋搜奇
房價高住戶素質好?他買低價房遇惡鄰居 網看法兩極:沒有絕對

房價高住戶素質好?他買低價房遇惡鄰居 網看法兩極:沒有絕對

區域觀測站
桃園、新竹房價凹陷區 這裡年輕房貸族大增7成

桃園、新竹房價凹陷區 這裡年輕房貸族大增7成

區域觀測站
一坪13萬變48萬!一表看台積宅驚人漲勢、還會持續?

一坪13萬變48萬!一表看台積宅驚人漲勢、還會持續?

延伸閱讀

泰嘉+碳佐麻里雙品牌聯手  讓建築及美食「精品化」

泰嘉+碳佐麻里雙品牌聯手 讓建築及美食「精品化」

房貸量、壞帳雙飆!銀行圈憂寬限期+升息兩大風險逼近

房貸量、壞帳雙飆!銀行圈憂寬限期+升息兩大風險逼近

去年10月雙貸金額711萬飆新高 專家:信貸補房貸、央行緊盯中

去年10月雙貸金額711萬飆新高 專家:信貸補房貸、央行緊盯中

慘!去年11月預售屋成交量僅近5,000件、連兩月陷谷底 剩這都苦撐

慘!去年11月預售屋成交量僅近5,000件、連兩月陷谷底 剩這都苦撐

相關新聞

迎春大掃除很困擾? 信義房屋公開四大攻略

迎春大掃除很困擾? 信義房屋公開四大攻略

央行逼的? 雙貸族暴增、平均扛債711萬元創13年來新高

央行逼的? 雙貸族暴增、平均扛債711萬元創13年來新高

房市冷…低首付建案拚破冰 全台14建案祭「優惠」

房市冷…低首付建案拚破冰 全台14建案祭「優惠」

新屋衝買氣 強打「低首付」…低購屋門檻為房市破冰

新屋衝買氣 強打「低首付」…低購屋門檻為房市破冰

低購屋門檻能有效帶動買氣? 專家:地段「產品力」是關鍵

低購屋門檻能有效帶動買氣? 專家:地段「產品力」是關鍵

北市50年老屋成交占比跳增 坪價較低、危老改建誘因大

北市50年老屋成交占比跳增 坪價較低、危老改建誘因大

熱門文章

一坪13萬變48萬!一表看台積宅驚人漲勢、還會持續?

一坪13萬變48萬!一表看台積宅驚人漲勢、還會持續?

桃園、新竹房價凹陷區 這裡年輕房貸族大增7成

桃園、新竹房價凹陷區 這裡年輕房貸族大增7成

房市冷…低首付建案拚破冰 全台14建案祭「優惠」

房市冷…低首付建案拚破冰 全台14建案祭「優惠」

央行逼的? 雙貸族暴增、平均扛債711萬元創13年來新高

央行逼的? 雙貸族暴增、平均扛債711萬元創13年來新高

房貸量、壞帳雙飆!銀行圈憂寬限期+升息兩大風險逼近

房貸量、壞帳雙飆!銀行圈憂寬限期+升息兩大風險逼近

新屋衝買氣 強打「低首付」…低購屋門檻為房市破冰

新屋衝買氣 強打「低首付」…低購屋門檻為房市破冰

商品推薦

房貸負擔重 民眾壓力山大

房貸負擔重 民眾壓力山大

衝擊社宅、租金補貼 國土署預算遭立委提案刪除

衝擊社宅、租金補貼 國土署預算遭立委提案刪除

2024年代銷接案 海悅六連霸…十大業者合計9,225億元

2024年代銷接案 海悅六連霸…十大業者合計9,225億元

2024年下半年預售屋熱銷排行曝 這區每天成交10戶居冠

2024年下半年預售屋熱銷排行曝 這區每天成交10戶居冠

純網銀將來銀行房貸免排隊 轉貸利率2.38%起

純網銀將來銀行房貸免排隊 轉貸利率2.38%起

他買房子不想要車位 少做一事慘被課稅78萬元

他買房子不想要車位 少做一事慘被課稅78萬元

他賣200萬車位竟繳近百萬稅款!專家曝癥結:這招能解

他賣200萬車位竟繳近百萬稅款!專家曝癥結:這招能解

老爸生前賣房未過戶 兒子遺產漏一細節「挨罰近千萬」

老爸生前賣房未過戶 兒子遺產漏一細節「挨罰近千萬」

房市十大代銷去年接案直逼1兆 龍頭還是它

房市十大代銷去年接案直逼1兆 龍頭還是它

2024年十大代銷出爐!海悅6度蟬聯冠軍 這家爆黑馬

2024年十大代銷出爐!海悅6度蟬聯冠軍 這家爆黑馬

「TOP31」千坪稀世基地 打造大直凌空新地標

「TOP31」千坪稀世基地 打造大直凌空新地標

在揚州打造24棟中國大陸版「陶朱隱園」?威京集團說話了

在揚州打造24棟中國大陸版「陶朱隱園」?威京集團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