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也是藝廊

【文.室內雜誌編輯部】
美術館是為藝術展示而生、辦公室是為工作而設、家則是為生活而存。魏郁珊設計師表示,他們在設計之初回到設計的初心,重新探討空間與人的關係、住宅的寓意,最後在以人為本、以家為根的主軸下,希望藉由設計讓空間與居住者有更靈活的溝通關係。
然而,此案不單作為屋主生活的住所,同時也是藝術作品的展示空間。為此,設計師透過設計整合,使空間留白,讓生活與空間緊密相連,卻又能各自獨白。
此案位於三峽北大特區,是一間十多年的中古屋。雖然房屋位於低樓層,但窗外景致正好落在蓊鬱的樹冠層,被自然環抱的悠然視角,讓屋主兩人深深著迷。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屋主提及,收藏藝術作品不單是他們的職業與興趣,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希望此處能成為他們與藝術品共同生活的空間。
為藝術而生
設計師以「藝術品」為靈感,借用美術館的白盒子概念,讓空間留白。然而,考量住宅與商業空間的使用性質不同,首先,將原本冷冽的純白色換成溫潤的暖白色系,再透過弧形與曲面線條整合樑柱與天花板,流暢視覺、舒適整作的空間布局。
不同於傳統的客廳規劃,設計師將此處留給了屋主與藝術,兩張單椅、一張茶几與懸掛在牆上的畫作,將喧擾的電視聲換成與藝術交流的場域,並另外規劃起居室提供視聽娛樂使用。
資料及圖片提供」淬山設計
閱讀全文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室內interior
《室內interior》是一本綜觀設計、人文、美學的雜誌,1989年創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觀瞻的視野,透析了空間與設計的定位,拉近台灣與世界的空間座標。雜誌內容選輯建築與空間作品的精彩實例。當期焦點主題採用中英雙語呈現,詳述設計概念、佈局規劃、美學精神,無論本土意識、國際觀、小眾口味,實驗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競技。 《室內interior》除了精選原創設計作品,亦關懷文化與教育,雜誌收錄內容觸及生活美學、時尚、藝術、人文、設計、觀點等議題,同時擁有歐洲、美洲、亞洲等地的特約撰述和攝影專家,提供當地之設計、建築、藝術、文化、工藝與科技等深度報導,為讀者帶來多元視角,以及更豐富的閱讀思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