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索諾瑪山谷上的一覽無遺——After the Fire, Still Persevering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3/01/draft/20370760.jpg&x=0&y=0&sw=0&sh=0&exp=3600&w=948)
【撰文|王程瀚.圖片提供|Mork-Ulnes Architects】
早在2016年,來自舊金山的業主便委託Mork-Ulnes Architects替他們位於盛產葡萄酒的加州索諾瑪山谷(Sonoma hills)上的一座獨棟別墅周遭加蓋三間建物,以擴大全家人的生活範圍。可惜的是新居完工不久後,北加州就遭遇了歷史上破壞力最大的山火,舊有的別墅被燒成廢墟,但新蓋好的建築由於採用混凝土作為房屋主材料,同時外圍又包覆一層特殊木料。以此與當地的風土環境相呼應,當不幸遇到火災時,這層木料可供燃燒之用以保護內部結構,因此當大火熄滅後,新屋依然完好無損。
引進模組化設計打造固若金湯的住所
災難過後,業主再次邀請Mork-Ulnes Architects從頭設計主屋,且由設計過程開始就堅持使用防火材料與設施,除了結構本身為混凝土之外,屋頂也鋪設不可燃材料,窗戶外圍是金屬,內層為木頭,室內裝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並針對水井與供水泵上連接了太陽能板與蓄電設備,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依然能維持正常運作。
同時業主要求住家必須擁有室內外廚房與用餐區、可欣賞峽谷景色的客廳、視聽室、浴室、主臥室、兩間客房與一間兒童房,於是建築師規劃了一棟兩層樓的混凝土建物,值得一提的是,設計期間又分別經歷了2018與2019兩次嚴重的加州火災,所幸最終依然順利完工。
房子本身的組成方式並不是基於固定尺寸,乃是將寬度略有不同的模塊拼接而成,模塊之間再依據房間的功能選擇填充玻璃或實心牆時透過這種結構讓建物多出有屋簷的前廊,讓業主一家人在移動過程中能避開加州火辣的陽光。
建築物的北面、東面與西面設置大片透明玻璃,除了引入充足的自然光,也給人一種與自然環境相連結的感覺。同時為了減輕過於強烈的日曬對居住者造成負擔,建物南面則完全不透明,賦予住家內部大片遮蔽,進一步替室內環境創造出光明與陰影的完美平衡。
室內與戶外的相互貫通及完美連結
此外,設計團隊在一樓規劃了一個開放式的社交場域,裡面包含了廚房、餐廳與起居空間,搭配可自由開關的玻璃門將視線延伸到東面與西面的木地板露台,至於由北面看出去,則能夠居高臨下俯瞰山谷全景。
另一方面,為了滿足業主希望每個房間都擁有對外通道與景觀的願望,因此設計師在房子一樓設置了中央樓梯,而樓上的私人空間也與一條貫穿中央,被戲稱為貓道(catwalk)的狹長走道連結在一起,而所有臥室與浴室也都位在二樓的邊間處,以便充分欣賞戶外壯闊的景觀及在露台上自由活動。
室內家具與裝飾照明大量選用實木,再適時點綴些許鮮豔繽紛的色彩,形塑休閒放鬆的氛圍,從而開創出一種無憂無慮的舒適節奏,也由側面反映了整體建築的對稱性與方正規模,讓人在這裡生活的每一天,都猶如度假般將心中所有憂煩拋到九霄雲外。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的坡度、排水與植被排列都盡量保持原始狀態,以防止土壤因為大雨而流失,也進一步導引珍貴的雨水資源進到地下水系統內,而基地附近所有灌溉水源都取自水井,並且業主及設計團隊與專業的景觀公司合作,種植包含鹿草、巨型鏈蕨、加州咖啡果、小喬木、加州冬青…等在地原生植物,好為鳥類與昆蟲創造良好棲息地。
同時最大限度減少用水量,使得建築不僅是突兀的人工產物,更能進一步與天然環境合而為一。即便歷經大火肆虐,依舊屹立不搖,無論白天或黑夜,都從內而外散發熠熠閃耀的魅力光芒。
LIVING&DESIGN 住宅美學144期
![IW傢飾雜誌 IW傢飾雜誌](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7495.jpg&w=300&h=300)
IW傢飾雜誌
傢飾雜誌報導生活空間美學,反映設計時尚,傳遞優質生活觀念,是為關心生活內在質感的品味人士所編輯的刊物。在每一期,傢飾雜誌匯集了國內、國際卓越人士的生活觀點與體驗,內容包含人文經驗、環境建築、室內設計、工業設計、當代藝術等。我們以細膩並且宏觀的編輯方向,去執行每一個報導,以專業的企劃能力去整合業界寶貴的資源。我們認為,凡是閱讀必須發生樂趣,凡是圖檔必須賞心悅目。 因此,傢飾雜誌呈現的閱賞經驗,就像亞熱帶地域的雪景一般珍貴,並且令人耳目一新。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