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前一刻突然反悔 房仲曝心聲:適度檢討就好、一開始就該弄清雙方認知
![買房示意圖/ingimage](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05/0/31441962.jpg&x=0&y=0&sw=0&sh=0&exp=3600&w=948)
「我不知道為什麼,之前跟客戶互動還好好的。客戶還請我務必多多幫忙,客戶說這筆生意一定會給我做。但最近客戶直接態度轉為冷淡消極,甚至訊息要讀不讀、電話也不接了。在差不多的時間裡,他之前看中意的房子也成交了...」他茫然地說道。
在江湖走跳,有一句話是千真萬確的:「簽到(合約)才算數。沒簽到,就算前面掛再多的口頭保證,都還會有很多變數」。
這個道理雖然人人都懂,但就實務面來說,人們往往一廂情願地顧及了對方的情面,卻忘了把「人性的複雜」也一併估算進去。
尤其當涉及龐大金額的交易、你傾盡一切付出掏心掏肺、但當結局卻往自己的預期反方向走時,那種突如其來的落差感,會讓你瞬間對人感到失望透頂。
那要如何防範因應?
第一、合作前,先把所有的事攤開定義清楚,避免雙方的認知有落差。
其實,很多時候不見得真的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彼此最一開始的認知就不在同個共頻上,最後結局走成了這副屎樣,也只是遲早的、剛好而已。
第二、掉單是事實,不論是基於什麼理由掉單(或客戶隨意拿什麼理由唬弄),肯定都有你可以深刻檢討的地方。但在檢討之餘,也別忘了清楚明白自己的價值定位。
倘若對方真的很可惡,做出了過河拆橋的行為,也許當下令你感到些錯愕,但你也能很快就重新振作起來。
因為你心態上清楚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合作破裂是對方不懂得珍惜、是對方的損失(其實很多時候,細節並不是出現在交易完成前,而是出現在交易完成後,也就是所謂的售後服務)。
其實一切還是自己,自己就是一切。外在不可控的事太多了。當具備健全的心態時,笑傲江湖,走得瀟灑,無欲則剛。
◎本文內容已獲Lin's竹北房產筆記_品揚的竹北房產交流網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