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一堆40年以上公寓賣幾千萬「有人買嗎?」 內行曝目的:很搶手

不少人都想在台北置產,但不論新房或老屋,台北的房價都是貴得嚇人。有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他發現台北有不少40年以上的公寓都賣到2、3千萬元,讓他想問「真的有人會去買那些房子嗎?」
原PO說日前上售屋網站查了台北的房子,發現好多40、50年的公寓都賣到2、3千萬元,他不知道這些公寓還能再撐多少年,假如貸款40年,還完後屋齡也都80到90年了,讓他好奇真的有辦法撐那麼久嗎?
貼文引起熱議,多數人認為老屋還是很多人愛,「那麼多成交是假的喔?」、「有啊,而且很搶手」、「地點好,不用一個月就賣掉」、「朋友最近賣掉台北一間老公寓2200萬,兩星期被買走,買家還怕買不到」、「現在房價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沒錢買的」、「有錢人買來當學區房的」、「不少吧,我家這邊附近又好幾間賣掉」、「越老越香!40年還不夠老,要等天然都更還有得等。如果你打定主意要買老房的,那就要買越老越好,如果你要買新的就買預售屋,不上不下的最慘」、「不然你要買新大樓,室內只有權狀的一半以下」。
其中有網友就直指買老屋的目的就是為了都更,「重點都更」、「拚都更的吧」、「買著等都更,或被迫都更,再來吵個1坪換1坪,你說不好嗎?」、「等都更翻盤啊」、「地震倒掉剛好都更,傻傻」。
不過雙北都更困難重重,據內政部資料,台北市、新北市現存屋齡30年以上老屋數量,再以近年平均核發住宅拆除執照件數計算,分別至少得花380、1,133年才能讓老屋全部更新。
▪社會風氣才買房?房東「不願租老人、沒工作證」 他嘆:只是為了有地方住
▪交屋前發現房仲隱瞞漏水!該提告或協商減價?專家3實務建議:兩方同時求償
▪買房議價怎麼避免當冤大頭?專家教戰「5大技巧」:可以適時表現猶豫
▪「坪數小又貴離市區遠」的透天是較好選擇?張希希:未來更有機會都更
▪台積電投資美國、導致台積宅「GG」?達人搖頭指1關鍵:產業鏈很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