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預售還是中古?北市房價揭差距 這區相差58萬奪冠

預售屋價格經常被視為區域房價風向球,近年預售屋價格與中古屋的價差逐漸擴大。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台北市因開發幾近飽和、土地稀缺,使預售屋建案多須仰賴都更、危老方式來推案,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預售屋持續創高價。根據實價登錄顯示,台北市近一年各行政區預售屋與中古屋的平均單價差,大安區價差最大,58.4萬元,中正區最小,僅約30萬元。
陳金萍表示,因應整體環境,建商在總價門檻考量下,導致中小坪數成為推案主流,單價漲勢更為兇猛。近一年台北市預售屋單價為123.3萬元,相比中古屋單價78.7萬元,高出44.6萬元。
陳金萍指出,大安區為台北市最高單價區,由於位處台北市精華地段,且素地稀缺,致使當地預售建案多為高端住宅或訴求低總價、高單價的小坪數產品,預售屋平均單價164.2萬元,中古屋105.8萬元,價差58.4萬元;其次為松山區預售屋單價147萬元,中古屋單價90.1萬元,價差56.8萬元;信義區預售屋單價145.2萬元,中古屋單價90.02萬元,價差為55.0萬元。
中正區中古屋與預售屋價差最小,僅29.7萬元。該區中古屋單價達95萬元,預售屋則因「全坤衡峰」建案成交價為128.8萬元而維持合理水準。
萬華區則是唯一預售屋單價未破百萬元的行政區,中古屋單價也僅有62.8萬元,兩者價差為35萬元。陳金萍表示,該區開發較早,受到房屋屋齡偏高等原因影響,一直為台北市的「房價凹陷區」,加上過去萬華區相對缺乏大型開發計畫,房市缺乏高漲利多。
陳金萍指出,中古屋具價格實惠、可實地勘查等優點,預售屋則反映區域發展與未來增值潛力,兩者各有優劣,購屋應依自身需求審慎選擇。

▪北市30年老屋躍交易主流 屋齡不到十年住宅交易降至17%
▪少子化怪房價太高?專家:其實兩個是不該被綁在一起的選擇
▪葉芷娟半年內看53間房!親揭首購經驗:買房非衝動是計畫與溝通的結晶
▪買房買車哪個優先?全網一面倒狂勸「負資產別碰」:先買少賺很多
▪南部房市不妙?甲山林董座「3個字」回應 現場全明白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