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要移民出售...是話術或是看衰未來?業者拆解:數據顯示淨遷出沒大增

最近看房10間有8間都說「屋主準備移民」,難道台灣真的要變鬼島了嗎?一位網友在PTT發文抱怨,引發熱烈討論。事實上,這句房仲最愛用的賣房理由,背後藏著不為人知的銷售心理戰!
資深房仲私下透露:說移民最安全啊!難道要老實告訴你「屋主看跌急脫手」或「投資客斷頭」嗎?
究竟「移民說」是真是假?台灣房市還能不能進場?本文用真實數據拆解話術,教你一眼看穿誰在說謊!
最近在房市看房時,常聽到房仲說「屋主要移民」作為賣房理由,這確實讓不少買家感到疑惑—台灣是不是真的變差,導致許多人想離開?還是這只是房仲慣用的銷售話術?
「移民說」是房仲常見的銷售話術
在房地產市場,「屋主要移民」是一個相當普遍的賣房理由,主要原因包括:
降低買方殺價意願:如果屋主是因「換屋」或「缺錢」賣房,買家可能會覺得有議價空間;但「移民」給人一種「非賣不可,但也不急賤賣」的印象,讓價格較難被大幅砍低。
避免透露真實動機:有些屋主可能是財務壓力、投資失利或對房市看跌,但直接說「缺錢」或「看空後市」可能影響買家信心,因此改用「移民」作為中性理由。
移民潮真的變多嗎?數據怎麼說?
根據內政部統計,近年台灣「淨遷出」(移出人口減移入人口)並未大幅增加,2024年甚至因國際局勢(如香港、東南亞移民來台)呈現淨遷入。因此,若房仲頻繁使用「移民」作為賣房理由,可能只是話術,而非真實趨勢。
房市現況:買方市場逐漸成形,但並非「不能接盤」
2025年台灣房市受央行信用管制、利率偏高影響,呈現「量縮價微跌」格局,但並非全面崩盤:
蛋黃區抗跌:台北市精華地段、科技園區周邊(如竹科、南科)房價仍穩,甚至因剛需支撐,跌幅有限。蛋白區修正較明顯:部分過度炒作的重劃區(如桃園青埔、台中烏日)可能因供給過剩,價格下修10%~15%。
該不該買?關鍵看「真實需求」與「財務規劃」
如果是自住:
房價短期難大跌,遇到喜歡的物件可議價(參考實價登錄砍5%~10%)。
避開「投資客比例高」的社區(如預售案密集區),避免未來拋售潮影響房價。
如果是投資:
現階段貸款成數緊縮(第二戶限貸5成),現金流要充足。
長期持有(5年以上)較安全,避免短炒被高稅率(房地合一45%)吃掉利潤。
移民說≠台灣變差 但買房要更謹慎
「移民」只是房市常見話術,不代表經濟真的惡化。2025年房市進入調整期,買方議價空間增加,但並非所有區域都適合進場。建議:
1、查核屋主真實動機:可透過謄本看持有時間,若短期轉手(<2年)可能是投資客出場。2、參考實登+區域供需:若同社區大量拋售,可能是有隱憂(如管理問題)。
3、自住可擇優進場,投資需現金充裕,避免槓桿過高被利率壓垮。
房市目前是「局部修正」,而非全面崩盤,只要做好功課,仍能找到合理標的,不用過度悲觀。
◎本文內容已獲 賣厝阿明 知識+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有錢人不買房了!內行曝轉買「土地」:不是為蹲開發、是建立資產防線
▪年薪5百萬才算中產?他貼國發會研究打臉:買不起房不是因為薪水低
▪房市泡沫化是必然?網提「5關鍵」:一定會出現M型化趨勢
▪6百萬房已經翻倍...但要換房好難!專家:1間自住、2間以上才有翻身可能
▪租房人生才輕鬆?專家:租金正落後補漲 按公式恐倍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