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趨緩是好事!房仲曝市場現況:自住較容易談到理想價格

買房教會我們的事——認清、接受、量力而為
台南這幾年,房市從「瘋狂搶房」變成「市場降溫」,有些人甚至形容是「從過熱回歸理性」。
前幾年,條件好的物件,可能幾週內就被秒殺,價格甚至一漲再漲,讓許多自住客從「理性買房」變成「恐懼買房」。
但今年市場冷卻,成交速度放緩,買方終於有機會可以多看、多選,而不是被市場逼著衝動下決定。
103~105年,看到價格偏高的房子,大家會冷眼旁觀,等屋主降價,還可能心想:「看誰撐得久!」這幾年市場熱的時候,買方害怕再等就買不到,今年則是觀望氣氛濃厚,想要用更理想的價格入手。
很多人出來買房,心裡都有一個「理想房」的藍圖,想要一次到位——空間要夠、交通要方便、機能要好、社區要優質、建商品牌要夠硬。
但市場有高低起伏,時間點不同,策略也要調整。
在前幾年那種瘋狂上漲的市場,能買到房子就是贏家;但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則可以花更多時間找到更符合需求的房子,甚至有機會談到較理想的價格。
這幾年台南房價的漲幅,讓人瞠目結舌。許多買方問:「現在台南房價已經漲這麼多了,還能再漲嗎?現在適合買房嗎?」
老實說,我沒有水晶球能預測未來,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買來住」而不是「等著抄底」,那麼你的對手不是市場,而是時間。
現在的市場不像去年那樣急躁,反而是讓有需求的買方能夠更冷靜選擇的時機。
買房的順序,建議是這樣:
先求有:擔心房價未來還會漲?那就先買一間,至少你已經在市場裡,水漲船高。
再求大:當經濟能力提升時,再換更大的房子,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質。
最後求好:當空間與需求滿足後,再追求質感與品牌。
看到過去幾年房價暴漲,很多人內心的怒火可能快要壓不住了,甚至覺得「這社會根本不公平!」
我懂,真的懂。這幾年的市場讓許多人措手不及,但今年的市場,給了買方更多空間去選擇與談判。成交速度放緩,銀行也調整貸款策略,市場正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
與其抱怨市場變化,不如好好思考,現在的你,應該如何利用這個時機,找到適合自己的房子?
買房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但看清自己的需求,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內容已獲潘柏彥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關稅、打房、通膨...今年房市注定崩盤?專家示警斷頭風險:炒題材的小心
▪央行第8波有何影響?專家建議「首購可看成屋」:最冷的時候價錢最好
▪房價漲都是炒作?專家「抗通膨才是重點」:央行印鈔就像稀飯加水越喝越餓
▪關稅對房市的「三個利空」!資深房仲:說會上漲的是要帶風向騙買房?
▪川普關稅釀股災 台灣房屋周鶴鳴:黑天鵝來襲、資產將重新分配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