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季房產消費糾紛前五名曝 專家給避雷指南
![不動產交易金額高,同時也有許多細節須注意,容易產生糾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11/27/realtime/30981818.jpg&x=0&y=0&sw=0&sh=0&exp=3600&w=948)
內政部近日公布第3季房地產消費糾紛原因共596件,最常見五大糾紛依序為房屋漏水問題、施工瑕疵、交屋遲延、隱瞞重要資訊、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專家建議,漏水問題可觀察幾個重點區域並留意看屋時機,施工瑕疵與延遲交屋也有因應眉角。
內政部彙整各直轄市、縣(市)第3季房地產消費糾紛原因,總計596案,前五大消費糾紛依序為房屋漏水問題87件、施工瑕疵60件、交屋遲延53件、隱瞞重要資訊34件、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33件。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綜觀本次主要糾紛多數也是長年居於榜上的「老面孔」,其中今年因颱風帶來雨勢也讓漏水屋糾紛更多,此外,因市場大好但工人難找,加上限貸令影響,今年施工瑕疵、交屋遲延等問題也比往年更為嚴重。
若要避免遇到最常見的房屋漏水問題,徐佳馨建議,看屋時除了可以特別留意窗框邊角、木作及廚廁等區域,也要注意公設是否有漏水或水漬狀況,還可以挑在颱風或梅雨過後進行看屋,有機會看到更真實的屋況。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也提醒,民眾看屋時也應特別留意門窗邊角、浴室、廚房等漏水好發區域,觀察有無水痕、壁癌及潮濕發霉的情況,也可以向樓上、樓下的住戶打聽是否發生過漏水,以確認標的物的滲漏風險。
至於施工瑕疵與交屋延遲等情形,徐佳馨說,若非個案狀況造成,民眾可與其他購屋人一起透過消保官、調解或訴訟主張相關權益;若是因為貸款造成交屋困境,建議在交屋前多詢問幾家銀行,日常也要維護自身信用,避免落入交屋窘境。
陳定中建議,不論是漏水還是其他房屋瑕疵,依照民法相關規範,買家在交屋5年內發現瑕疵,賣家都需負擔瑕疵擔保的責任,因此買方購屋後遇上漏水,可循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爭取酌減價金。
▪ 基隆老屋只要300萬!買家一看屋況嚇壞 網笑了:海砂屋風格
▪ 她買台北郊區30年華廈牆壁有泥塊剝落 一查不得了…「海砂屋+凶宅」
▪ 房客只住一個月卻被追討一季管理費 房東耍賴:合約內有寫
▪ 房東擅闖房間提醒「太亂」 她換門鎖後引爆怒更遭提告這2項
▪ 大批網友哀號!「全台最重要7-11」突歇業 專家揭原因:不是租金漲價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