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養老申貸金額衝高…去年大增66億 今年續看升
據金管會截至2023年底統計,國銀承做以房養老,累計核貸7,838件、444億元,2023全年增加了1,141件和66億元,件數和金額各創該統計來的次高和新高紀錄,金融圈指出,非老人觀念改了,而是因房價仍高、銀行年底衝績效及升息不確定因素消失等三大原因所致。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直言,從2023年台灣央行暫停升息,利率波動的不確定下降,再加上房價緩漲、貸款成數回升,借款信心也回穩,估2024年國銀以房養老業務應會緩步回升。
另一家承辦以房養老業務的銀行主管說,年底都是分行考核、衝績效,第4季多會衝一波,加上房價仍漲,進而推升整體核貸量;該主管認為,2024年以房養老業務應會持穩。
各銀行是在2015年底開辦「以房養老」,前兩年因各銀行陸續加入、業績快速成長,隨老人有土斯有財、留房給子女等觀念根深,加上民營銀行也考量老人長壽、不動產跌價、及利率風險,如今剩六大行庫撐起一片天。
這六大行庫是臺銀、土銀、合庫、第一銀、華南銀和台企銀。數據顯示,2023年底光這六大行庫承辦以房養老件數達7,670件、核貸額427.85億元,占整體以房養老業務97%,光合庫一家就貢獻了逾三分之一。
一家行庫主管坦言「以房養老」算是政策性貸款,民營銀行多不願意做,因為風險高、利潤少,行庫要顧公平待客還要關懷老人,「百瑞老人就算是契約到期了(一般是95歲),依舊給展期,讓老人續住,平時還得了解申貸款是否真實用到老人身上,而非被詐騙或被不肖子女挪用」。
以房養老仍以雙北區承作量居多,主因是中南部老人觀念更保守,要留房傳子、子女也怕被說不孝、讓父母老了還背債,這些都是不利拓展的原因。
數據顯示,六大公股行庫,以核貸額度成長率來看,以臺銀年增1.26倍達8.78億元最高,因低基期所致;以核貸量能來看,仍以合庫169.8億元居首,土銀105.8億元次之,華南銀和第一銀也都有約60億元之譜。
2023年以房養老業務,首季核貸額度增加17億元,第2季增加16億元,第3季增加15億元,逐季下滑是因傳統第3季有民俗月、放暑假讓業務量較冷,第4季則跳增18億元,全年大增66億元、年增17.5%,年增額是金管會有該統計來的最佳紀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