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月的世界 MOON.F廣州保利店
![形似沙漏的塊體貫穿上下樓層。而銷售、置換、後勤等三個主要機能則沿弧形曲面布局。](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4/17/draft/21280008.jpg&x=0&y=0&sw=0&sh=0&exp=3600&w=948)
【⽂.室內雜誌編輯部】
《MOON.F廣州保利店》是一間專營二手奢侈品的線下門市,提供奢侈品鑑定、回收、置換和體驗服務,在滿足售賣功能之餘,如何讓門市回歸本質,強化購物的體驗和場所的記憶,是立品設計團隊著眼的切入點。
鄭錚設計師提到:「月相的亮與暗,人的外在表現與內在感受,這種對比關係存在於世間萬物,空間設計亦然。我們嘗試利用黑與白替本作創造秩序,跳脫形式框架,反覆推敲材質選擇,透過空間氣質的構築,來表達對『奢侈品』的獨特理解:在奢華主義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指向內心的自信和隨興」,也因此,他期待門市能夠成為鏈結品牌跟消費者之間信任感的重要關鍵,也希望強化上門體驗的儀式感。
入口:有趣互動與連接
源自對品牌「MOON」的意象提取,設計團隊將「月」透過材質轉譯後,在空間中形成了幾個有趣的視角。外立面的圓形門洞上吊掛的裝置是月的「具象化」,當造訪者站立在「月」下,透過鏡面的反射以及中空結構,形成有趣的敘事性;而鏡子裡彷彿映射出另一個自己,在異時空向下張望。立品設計藉由簡易卻巧妙的裝置,建立內外、上下、人與空間、物理與精神的奇特連結,創造獨樹一格的感受。
在店鋪面積有限的條件下,如何同時滿足展示功能以及體驗感?幾經思考後,設計團隊便將原本獨立的兩側空間的隔牆打通,使得平面布局更為流動且大器。
「月」的型態符號在入口處被提煉出來後,空間的中心地帶以上下兩層沙漏型體塊呈現,沿著弧形介面將陳列區、置換區等核心機能置於其中,彼此獨立又局部相連,一方面解決了主要場域的使用效率問題,另一方面則塑造出具有記憶點的空間結構;弧形造型消弭了原本方正基地的剛硬,有助於釋放感性的反差與張力。
樓梯:材質的隨興與戲劇感
設計師基於鑑定和作業需求,規劃恰當的置換區窗口尺度,這個「打開」的動作也同時縮短了店員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不僅可讓雙方更為貼近,亦有助於展現店員的專業性,提升對品牌的信賴度。
前述所提的店鋪中央沙漏型體塊內,立品設計安排了一座垂直向上的旋轉樓梯,連接上下樓層,創造合理的可能性,透過人字形開口劃分了銷售、置換、後勤的三條動線,有機整合各區域關係。
在空間表現上,應該賦予二手奢侈名店何種表情?鄭錚則說道,除了高級感外,他更企圖打破常規材料的選擇,來突顯隨興氛圍。舉例而言,黑色馬賽克被大面積地運用在旋轉樓梯上,營造出一種延續向上的畫面,宛若通往月的路徑,深邃又具意境。
圖片提供/立品設計
閱讀全⽂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室內interior 室內interior](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9113.jpg&w=300&h=300)
室內interior
《室內interior》是一本綜觀設計、人文、美學的雜誌,1989年創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觀瞻的視野,透析了空間與設計的定位,拉近台灣與世界的空間座標。雜誌內容選輯建築與空間作品的精彩實例。當期焦點主題採用中英雙語呈現,詳述設計概念、佈局規劃、美學精神,無論本土意識、國際觀、小眾口味,實驗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競技。 《室內interior》除了精選原創設計作品,亦關懷文化與教育,雜誌收錄內容觸及生活美學、時尚、藝術、人文、設計、觀點等議題,同時擁有歐洲、美洲、亞洲等地的特約撰述和攝影專家,提供當地之設計、建築、藝術、文化、工藝與科技等深度報導,為讀者帶來多元視角,以及更豐富的閱讀思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