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質材建構一座日式隱室宅

【文.室內雜誌編輯部】
晉代文人王康琚於〈反招隱詩〉中一句「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成為此後千年中國道學所追求的理想,對於生活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如何在繁雜流竄的資訊中保持身心的安穩更顯重要。
住宅作為生活的主要場所,承載了一家人的情緒及回憶,杰一設計新作以日式美學為主軸,基地為 4 層樓的透天厝,四周享有敞闊的長型庭院,1 樓大面落地窗引入綠意美景,2 樓主臥外亦有寬大露台。
在親訪基地後,設計師洪振傑很快便定下「被自然包圍」的構想,揉合業主對樸素質材、日本工藝美學等喜好,塑造一處靜心安身之所。
被自然包圍的居所
4 層樓的布局依據公私領域劃分,1 樓為主要對外的公領域,包含客、餐廳及廚房,整體配色簡潔,選擇具有自然氛圍、東方特色的材質,如木皮、格柵、石紋等呈現出竹林、流水等意象。客廳天花板及壁面皆使用淺色木皮,強調出空間被自然包覆的感受。
「我們不希望單純為了表現而設計」,洪振傑說道,空間中多處以單純材質及精緻的木作手藝呈現出日本匠人精神,所有的細節皆兼具機能與美感,如客廳頂部人造幾何的長型燈槽與天然木材創造對比;並以黑色木皮點綴增加淺色空間中的線條感,除與建築原有的黑色窗框呼應,過道處的黑色木皮框架亦強調出空間轉換,在半開放的公共區域中塑造分界。
此外,設計師大量運用格柵強調日式氛圍,如天花邊角處透過格柵將間接照明分隔成細條狀、在展示櫃上方同樣使用金屬格網將照明切分塊狀,藉由光線的細微變化,為簡約的空間增添層次;格柵延伸至餐廳與廚房中界牆體以及神龕設計之中,藉由統一語彙貫穿公區設計,同時為傳統賦予現代線條,使其更加輕盈。
精心匠藝
2 樓為夫妻私人領域,特意於主臥房外設置起居室,將寢眠及休閒機能分隔。起居室天花板延續工藝精神,在天花板上以交錯的格狀細線條增加空間細節與層次,並延伸至主臥衣櫃邊緣,透過細線強調木作工藝質感。
主臥房內透過三種不同的地坪高度區分出使用機能,最低處為床位,床背牆體特意設計為具包覆感的ㄇ字型,仿擬日式屏風圍繞之感,深灰色繃布塑造沉穩視覺;中層設置書桌檯面,滿足閱讀、工作需求;最高層鋪覆榻榻米成為和室,使夫妻能於此愜意談天、欣賞窗外露台綠植景致。
圖片提供」杰一設計
閱讀全⽂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室內interior
《室內interior》是一本綜觀設計、人文、美學的雜誌,1989年創刊至今,以精粹而具觀瞻的視野,透析了空間與設計的定位,拉近台灣與世界的空間座標。雜誌內容選輯建築與空間作品的精彩實例。當期焦點主題採用中英雙語呈現,詳述設計概念、佈局規劃、美學精神,無論本土意識、國際觀、小眾口味,實驗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競技。 《室內interior》除了精選原創設計作品,亦關懷文化與教育,雜誌收錄內容觸及生活美學、時尚、藝術、人文、設計、觀點等議題,同時擁有歐洲、美洲、亞洲等地的特約撰述和攝影專家,提供當地之設計、建築、藝術、文化、工藝與科技等深度報導,為讀者帶來多元視角,以及更豐富的閱讀思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