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實踐居住正義 大戰略在中央
台中市人口磁吸效應明顯,房價一路節節上漲,建商抓緊時機推案,直到中央相繼祭出打炒房措施,才陸續出現解約案件。房價有無回頭路,業界看法分歧,但居住正義有賴中央和地方攜手合作才能實現。
台中房價已連漲6、7年,幾與北台灣同步,且不論蛋黃、蛋白區,甚至連蛋殼區都照漲不誤;多數建商口袋深,在這波大漲狂潮下進帳豐厚,加上業界有利可圖的共識,任誰也不願先降價,特別是有外力炒作下,想讓房價回頭還有得等。
以海線梧棲房價來看,6、7年前鮮少建商涉足,每坪單價不超過10萬元,但台北建商率先買大批土地造鎮,從2字頭炒到3字頭,在地人說「跟作夢一樣」,至今仍不可置信漲勢如此之快。
隨台中市府啟動綠美圖、會展中心、巨蛋及捷運等公共建設,這些大型設施還沒蓋好,開發商早已插旗買地,建案都已蓋好銷售,把房價炒得「唯恐落人後」。
雖有民進黨議員質疑,5年來中市府已出售5.3萬坪市地,且業界指底價比市價高,有炒地皮之嫌,形容市府成了土地經銷商,但從市府取得資金挹注建設與社會福利的需要來看,對錯已成見仁見智。
實踐居住正義,大戰略在中央,從住宅政策、融資、稅制等多元手段防止過度炒作,地方也能藉由市地管理、收囤房稅、社宅供給、租屋媒合及租金補貼等多元措施,照顧經濟弱勢族群,這方面台中市府正齊頭並進推行,也獲得肯定,接下來就看中央如何應對打炒房,同時與地方強化居住正義的作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