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鄰損頻傳 他曝恐是「兩因素」造成 買屋要做一事

近期各地道路出現天坑、建案施工鄰損事件頻傳,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台灣都會區地質鬆軟,容易土壤液化,加上老舊建築抗震力普遍不足,難怪頻頻出現狀況。
周昆立指出,所謂的土壤液化是指「砂質土壤」結合「高地下水位」的狀況,一旦遇到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就會導致類似砂質顆粒浮在水中,因而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
土壤依其液化程度不同,可分成高度風險、中度風險及低度風險,如果在中、高度風險區發生強震,一旦建物因土壤液化倒塌,就容易造成嚴重傷亡。
從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地液化潛勢查詢系統」資料可發現,目前台灣很多縣市都有土壤液化的風險,其中也不乏近年房市的交易熱區。以嘉義縣來說,就有53%、過半的土地屬於高度的土壤液化風險區,彰化縣也有47%,甚至近年房市熱區高雄也有39%、台南也有38.3%。
最近頻頻發生天坑與建案施工意外的台北市,高度土壤液化潛勢區面積佔比約21%,如果涵蓋中度風險的區域,也是有近半數的土地可能因為強震而土壤液化,風險並不低。
周昆立表示,目前台灣老屋眾多、耐震力不足更是現在住宅市場最大的風險與問題,根據內政部資料,目前全台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就有483萬宅,佔住宅存量五成以上,台北市老屋佔區域住宅量比重甚至高達72%。
他表示,因為多數老屋都有耐震力不足的缺點,以2016年台南大地震所造成的人員傷亡來說,北市府就曾估算,光是台北若發生一樣地震,將會倒4,000棟房子、死6萬人,傷亡將相當慘重。
周昆立表示,未來台灣老屋都更一定要加速,而且民眾買房或是老屋,一定要選擇強化耐震力與增加抗土壤液化的設計的建築,例如兩層以上的地下室或基樁設計,如此才可以使未來發生地震或是土壤液化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 陶朱隱園「豪宅界中的超豪宅」一坪賣300萬!張旭嵐:開價終於有點接地氣
▪ 妻過世夫繼承房產 做錯一事房地合一稅慘增2.6倍
▪ 網瘋傳2032世界末日!包租公嚇壞急脫手房產:你還買房嗎?
▪ 婚前各自有房注意!這招幫你兩間房都保留「自用優稅」
▪ 房貸要選30還是40年期?安娜:最終房貸會由下一個買你房子的人繼續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