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盼建立社宅登記平台 內政部:礙於個資問題待評估

賴清德總統推動百萬家庭租屋計畫,包括直接興建社宅25萬戶等,不過社宅登記至今未統一。民團及藍委今認為,政府首要建立統一的社宅登記平台,社宅需求的研究調查也應備足。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坦言,會去評估可能性,但礙於個資跟資訊揭露,現階段能作業就會去做。
內政委員會今辦住宅法修法系列公聽會,民團、學者及相關部會均受邀列席討論。董建宏表示,為因應當前住房問題、協助青年及新婚家庭安心成家,政府推動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政策,截止2月底止,直接興辦社會住宅,已達成12萬1200戶,包租代管社會住宅的有效契約數8萬6341戶,已媒合14萬9452戶,全國社會住宅已達成20.7萬戶,租金補貼也已核定逾60萬戶。
董建宏說,針對未來8年住宅政策新目標,已擬定「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畫(草案)」,透過直接興辦社會住宅、社會住宅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努力達成三大政策目標,照顧不同族群的居住需求及居住權益。
針對各界盼放寬社會住宅經濟或社會弱勢比例與標準,董建宏說,依住宅法保障全體國民居住於適宜住宅的立法意旨,避免排擠社會資源分配及降低民間投入興辦社宅意願,出租予弱勢者比例法制上過度提升,反易造成民眾標籤化疑慮,且社會住宅應以混居達到多元融合的興辦目的。
至於如何訂定社會住宅租金分級制度,董建宏表示,目前規畫社宅租金分級收費原則草案參採民間團體建議內容,依不同所得經濟能力訂定合理收費,除提供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較低租金,並以中古屋所估算市場租金,不同地區以不同租金折數規範租金上限,並且符合國際公認的租金負擔率30%以下衡量指標,另也會研議社宅租金調整機制予以制度化,避免因租金調漲引發的租戶反彈與社會爭議。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舉例,荷蘭近年採行新積分制的社宅輪候制度,透過等待積分、搜尋積分、新手積分及特殊情況積分,讓每個有需求者都有公平的機會排到社宅,不過若要成功複製國外的制度,政府首要建立統一的社宅登記平台、社宅需求的研究調查也應備足。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也建議,政府應建構登記平台,讓想要社宅的人直接去登記,政府可以直接搜集資料、精準掌握需求,民眾也只要登記一次。
董建宏坦言,會去建構登記平台的可能性,只是會有個資跟資訊揭露問題,必須要在個資法及相關規範明確下才能去作業,目前是租金補貼平台先去搜集資訊,國家住都中心也有一些平台建置中,現階段只要能作業的部分就會先去做,後續會再討論。
▪真正的台積宅只有新竹!行家分析:有產業鏈才有需求、其他是炒概念房
▪泰緬強震大樓垮掉...專家嘆「別買海外房地產」:法規陌生、只聽代銷話術
▪陶朱隱園公開銷售!富人擠爆看屋 顏炳立:高樓層一坪賣500萬合理
▪買房只有4因素取捨!「嚮往新建案、但溢價多」:住久高級設備也成普通五金
▪買房頭期款不夠用信貸來湊? 張希希:千萬不要…月付壓力會爆表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