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炒房有成效了!最新報告揭:四年來不動產金檢160次 細節全曝光

中央銀行打炒房已見成效。立委黃珊珊提供央行最新報告指出,2021年起加強辦理有關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專案金檢,至今年1月底止,專案金檢次數共計達160次,檢查對象包括銀行、信用合作社、農會信用部、壽險公司、中華郵政公司壽險處及票券公司。
立委黃珊珊先前提案,要求中央銀行兩個月內就「如何精進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檢討」及「近5年實施金融檢查狀況」向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該報告今日出爐。
央行在報告裡強調,專案金檢重點包括受檢機構辦理購置住宅、購地、餘屋及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等各項貸款的核貸條件(如貸款成數、寬限期等),有無違反「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等情形。
央行指出,為避免借款人藉由跨行匯款轉帳使承貸銀行無法追查貸款資金流向,以規避央行規定,亦查核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貸款後之資金流向,如有發現不符原訂授信用途者,均請承貸金融機構檢討改善。
此外,亦針對不動產相關之特定議題進行專案查核,例如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不動產貸款利率訂價情形、購地貸款久未動工情形與其成因等,以利央行滾動檢討與調整。
央行指出,加重信用管制措施力道後,其成效已逐漸顯現。第一,投機交易需求下降,房市交易縮減。上年下半年起,房市交易降溫,全國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由上年7月之31.8%降至12月之-11.7%;銀行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亦由上年8月的11%略降至12月之10.4%。
其次,民眾對房價看漲之預期心理趨緩。由於民眾對房價看漲之預期心理趨緩,國泰金控「國民經濟信心調查」之民眾購屋意願指數由上年5月之-38點降至12月之-52點,回至2023年初水準。中經院營造暨不動產業對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指數亦於上年5月後走低,12月降至44.2%(景氣緊縮)。
第三,本國銀行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趨升。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餘額占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比率由2023年1月之57%,升至上年12月之61.4%,顯示信用資源優先提供無自用住宅者。
2020年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不動產價格普遍上揚,國內伴隨廠商在台投資增加,帶動市場看漲房價預期心理,引發市場炒作現象。隨房市交易升溫,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上升,致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居高。為促進金融穩定及健全銀行業務,並防範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央行自2020年12月以來,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加強銀行控管不動產授信風險。相關措施實施以來,近期房市交易降溫,購置住宅貸款成長趨緩,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下降,信用資源已優先提供無自用住宅者。未來央行仍將持續檢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之執行成效,並密切關注房地產相關政策對房市的可能影響,適時調整相關措施內容,以促進金融穩定及健全銀行業務。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