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事:租賃公司、農會恐成打炒房破口

中央銀行廿四日公告上季理監事會議議事錄摘要,理事們肯定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打炒房的成效,但提出打炒房的兩大破口,即銀行資金透過租賃公司流入房市,以及農會信用部資金也流入房市,提醒央行提高警覺,並加強專案金檢。
央行上季理監事會議召開時間為去年十二月十九日,討論貨幣政策與選擇性信用管制兩大議題。多位理事表示,從預售屋交易量、交易價格及房貸利率等部分房市指標顯示,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已有初步成效,宜暫停推出新管制措施,先密切觀察後續發展狀況,再視情況進行調整。
央行昨日也公布了去年十二月購置住宅貸款餘額統計為十一兆八百三十一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年增率百分之十點二,增幅創六個月來新低。央行表示,餘額創新高很正常,但餘額增幅已出現緩降趨勢。
央行官員指出,去年十二月房貸餘額續創新高,與年底交屋潮有關,房市交易是否降溫應觀察買賣移棟數增減情形,十二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月增率都是增加的,合計月增百分之八點一八,但年增率除了台北市、桃園市是正成長以外,其餘都是負成長,六都十二月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合計衰退百分之九點七一。房屋交易確實有降溫情形。
然而,破口的防堵甚是重要。理事指出,部分銀行承做不動產放款因已接近「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規範上限,致銀行資金透過融資租賃公司流入房市,而成為打炒房的破口,應避免銀行資金最終仍流向不動產市場,特別是土建融。
金管會的金檢還發現,部分土建融及房貸的資金來自農會信用部,應視需要加強檢查與管理工作,以避免農會信用部成為另一個打炒房的破口;未來如果有必要,央行應再調整管制措施。
另位理事則指出,當前房地產市場確實已見降溫跡象,有部分人士認為政策可更緊些,但也有人擔憂打炒房過度引發金融風暴。
央行上季會議維持利率不變,獲得理事一致同意。理事們對於美國新政對台灣的影響,多所關切。
▪社會風氣才買房?房東「不願租老人、沒工作證」 他嘆:只是為了有地方住
▪交屋前發現房仲隱瞞漏水!該提告或協商減價?專家3實務建議:兩方同時求償
▪買房議價怎麼避免當冤大頭?專家教戰「5大技巧」:可以適時表現猶豫
▪「坪數小又貴離市區遠」的透天是較好選擇?張希希:未來更有機會都更
▪台積電投資美國、導致台積宅「GG」?達人搖頭指1關鍵:產業鏈很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