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院校退場「校地能轉作社宅」?官員曝難處:比新建社宅還貴
![社宅目前仍供不應求,許多民眾哀號根本抽不到。記者劉懿萱/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08/29/realtime/30369265.jpg&x=0&y=0&sw=0&sh=0&exp=3600&w=948)
少子化威力逐漸浮現,不少大專院校面臨退場命運,就有民眾認為應該把退場校地拿來做為社會住宅,不僅能有效利用閒置用地,還能解決社宅一屋難求的窘境;不過,高雄市都發局副局長郭進宗對此則說,真沒想像中簡單,學校結構跟住宅結構不一樣,且受到很多法規限制,重新改建比新建社宅還要貴。
內政部今日召開「租屋家庭支持政策」研討會,邀請學界、民間團體及各地租賃住宅服務公會與會,就目前社宅及租屋市場等議題共同討論。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在會中表示,雖然支持政府多蓋社宅,但感覺是不知道民眾需求是甚麼,好像有地就蓋,不過金門、馬祖等離島有需要嗎?
彭揚凱建議,政府應該成立統一登記平台,讓民眾登記,設計出哪些生活圈須要社宅、需要一房還是二房,掌握數據才能真正了解民眾需求,現在盤點就只著重在公有地在哪,但其實不應該這樣,除了公有土地應該跟都市結合,不應該把所有分回土地拿去賣,進而炒高房價,有些地就應該拿來做社會住宅。
郭進宗回應,確實用盤地概念,但也不是所有公有地都能拿來做社宅,也要篩選地上狀況、區位合不合理,早期還沒盤地所以才用公有地,比如大專院校退場,大家都認為校舍可以拿來轉作社宅,但其實沒想像那麼簡單,學校結構跟住宅結構不一樣,學校管線、衛浴、水管、汙水、電線、消防都要重新整修,甚至比直接興建社宅還貴。
郭進宗還說,且學校轉作社宅也受到很多法規的牽引,希望社會住宅不是只給民眾有地方可以住,而是住的安全、有品質,還是希望社宅整修後可以維持30至40年,因此不是想要開闢就能開闢。
▪ 基隆老屋只要300萬!買家一看屋況嚇壞 網笑了:海砂屋風格
▪ 她買台北郊區30年華廈牆壁有泥塊剝落 一查不得了…「海砂屋+凶宅」
▪ 房客只住一個月卻被追討一季管理費 房東耍賴:合約內有寫
▪ 房東擅闖房間提醒「太亂」 她換門鎖後引爆怒更遭提告這2項
▪ 大批網友哀號!「全台最重要7-11」突歇業 專家揭原因:不是租金漲價
FB留言